下载此文档

英译汉课程教学规范.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 . 文档.
适用专业:经贸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旅游英语专业
学时数: 36 学时 学分数:2
开课教研室:专业教研室
编写日期:2006年10月30日
一、 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根本英汉翻译知识、翻译理论,概论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以及文化比拟,讲述翻译的性质和翻译的使命,明确从事翻译应具备的根本素质,以及翻译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传授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双语言修养,拓宽学生的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进展翻译练习,指导学生从事翻译实践,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 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
英汉翻译课系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实践性教学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立足于提高学生英汉翻译研究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推动学以致用,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百科能力、领悟能力、再现能力,译文比照分析能力、译品鉴赏能力,从而到达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 课程教学容
第一章 翻译理论概述 〔共 2 学时〕
1、容概要
〔1〕第一节介绍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历史开展过程以及中国翻译史上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如:道安、玄奘、X光启、林纾、严复、鲁迅、林语堂、胡适、茅盾、朱生豪,郭沫假设、朱光潜等。
. . -.
. . 文档.
〔2〕第二节对国外翻译史上的翻译理论进展了探讨和研究。如:中国翻译历史上的道安的“五不失,三不易〞,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严复的“信〞、“达〞、“雅〞 三原那么,郭沫假设的“创作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重德的“信〞、“达〞、“切〞等。以及西方翻译史上的泰特勒的翻译“三原那么〞,雅可布逊的翻译“三原那么〞,前联费道罗夫的“等值论〞,奈达的“动态对等〞以及“最自然的对应〞理论,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等。
〔3〕第三节介绍了怎样才能学习好翻译。
2、重点、难点
〔1〕重点: 中国翻译事业的历史开展过程以及中外翻译史上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
〔2〕难点: 对中外翻译史上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们所提出的翻译理论的理解。
3、 学时安排
理论实践课: 2学时
4、 作业设计
〔1〕 对本章所介绍的翻译理论进展认真思考,仔细体会这些理论观点。
〔2〕 图书馆去借相关书籍,进一步详细了解中外名家的翻译事迹以及翻译理论。
第二章 英汉语言比拟与文化差异〔共 6 学时〕
1、 容概要
〔1〕第一节 介绍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包括英汉词类比拟和构词法比拟 〔这两类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查找相关资料,对英汉词类和构词法进展认真归纳总结〕以及在词义差异的表达。
〔2〕第二节主要介绍英汉语言在句子构造上的差异。包括英语属于综合语分析语,而汉语却属于分析语;英语造句注重形合,而汉语却注重意合;英语句子表达呈静态,而汉语却呈现动态;英语句子被动使用较多,而汉语却倾向于使用主动;英汉句子构造重心的侧重点不同;英语句子惯用物称表达法,而汉语却习惯于人称表达法。〔此节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查找相关资料,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翻译表达的英汉语言构造进展认真归纳总结〕
. . -.
. . 文档.
〔3〕第三节主要对英汉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进展了介绍,不但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如何在翻译中解决由这些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翻译困难。
2、 重点、难点
〔1〕重点: 英汉语言句子构造比拟和文化差异比照
〔2〕难点: 对英汉语言句子构造差异和文化差异比照的理解和掌握
3、学时安排
理论实践课:6学时
4、作业设计

英译汉课程教学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nxzy51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