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doc课题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秦建花
备课组审核
秦素芳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第—周第—课时
【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概况:
时间
1405-1433 年
货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以及金银货币
范围
最远至U达
活动
,赠送物品;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地位:郑和的远航,长,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增进了中国同 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
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 武士和奸商。
背景: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 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
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
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 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和爱国主义者。
【合作探究】
明朝前期,随着统一的完成和经济的发展,明政府继续汉唐对外友好交往的做法,出 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到了明朝中后期, 日本海盗不断侵犯我国沿海,造成倭患,因此反侵略也成为明朝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
【远航篇】
材料一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 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 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 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 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 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材料二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 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 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 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 谊之旅”。
【拒敌篇】
在明朝中后期,我国边疆地区遭到外来侵略。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 维护了国家主权。
材料三……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 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it损害。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