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doc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几 代领导人长期的探索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 项复杂的工程,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性,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 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内涵
什么是和谐社会,学术有不同的表述。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 “应该是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是一个各阶 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纯正的社会”“一个理想的社会”。
一般来说,和谐社会是指公平、合理、有序的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新型社会。其本质内涵应当是文明、公平、公正、共享、安定和团结,其最基本的表现是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它还是一种伦理上的价值判断,其核心是社会公 平与公正。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靠经济发展提 供物质基础,靠公平分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更要靠法律和制度提供管理保障,调动各 方面积极性。一是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历史经验表明,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得到进一步扩大,权力监督得到进一步延伸,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 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对话和协调机制,畅通的社情民意渠道,人民 群众有说话之处,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切实保障其民主权利。二是 依法治国方面。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法律制度。法制教育得
到完善,全民法律素质得到提高,法制观念得到强化,坚持依法行政。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社会,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 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分配的公 平合理,而正确处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是形成公平社会的关键。一 是要突出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必须把就业作为发展 的重要目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二是要注重解决分配问题。要妥善协调先富和 后富、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巨富与赤贫的利益关系,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通过 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 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国家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东中西地区的 ,“阳光工资”制度,理顺行业收 入差别。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各阶层收入,把贫富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当、合理的范围之内, 遏止两极分化,尤其要维护贫困弱势群体的利益,公共政策向他们倾斜。三要重点解决社 会保障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