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液凝血血型
*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体液与内环境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2/3
1/3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生理学上把细胞外液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
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叫内环境稳态。
复习
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 比重 -
血细胞45%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55%
水(90-92%)
溶质(8-10%)
血浆蛋白(-%)
电解质(晶体物质)(%)
气体
有机小分子(1-2%)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血浆的理化特性(回顾)
1、渗透压
渗透压概念: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构成:
血浆胶体渗透压(以白蛋白为主)
血浆晶体渗透压(以NaCl为主)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液中蛋白质(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液中晶体物质(电解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2、酸碱度(pH):-
3、粘滞性
测定血液或血浆与水相比的相对黏度
血液为水的4-5倍
-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红细胞(回顾)
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 (~)×1012/L Hb:120~160g/L
正常成年女性:( ~)×1012/L Hb:110~150g/L
功能:运输O2和CO2、可缓冲酸碱,维持血浆稳定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RBC在循环中,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
渗透脆性: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悬浮稳定性:RBC能比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其大小以血沉表示。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白细胞
正常成人: (~10) ×109个/L
生理变动: 新生/下午/食,疼,激动/妊末等高
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
中性粒细胞(50%-70%)
颗粒白细胞 嗜酸粒细胞(1%-5%)
嗜碱粒细胞(%-1%)
白细胞
淋巴细胞(25%-30%)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3%-8%)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正常值:10万~30万/mm3
(100×109~300×109/L)
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
2、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作用: 血小板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粘连与融合,从而填补不断脱落的内皮细胞,使红细胞不能透出血管外。
血小板(回顾)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
2、缓冲功能
3、调节体温
4、免疫防御功能:血浆球蛋白和白细胞
5、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0页
*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第五章 血液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0页
血液凝血血型精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