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 郑州日报作者:裴其娟 2013/3/29 13:56:55 料峭的春寒, 挡不住郑州生态廊道建设的热潮。连日来, 中原西路( 西三环—西四环) 南北两侧苗木栽植、游路、公交港湾、地下管道建设等十多个标段齐头并进, 新栽的数千棵高大银杏、法桐连绵成行, 雪松、黄山栾、重阳木等绿意盎然, 穿行林间的自行车道、人行道两条“绿道”舒适平坦,集公厕、小卖部于一体的共建综合体轮廓初显,一幅“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生态廊道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2012 年,郑州市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道路,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保障民生、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大机遇, 只争朝夕抓落实,以“六个切入点”为突破,以“五个一”体系为保障, 以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破冰前行, 实现了良好开局, 有效地拓展了发展空间, 引领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年 GDP 达 5547 亿元, 首次跻身“ 5000 亿俱乐部”。乘势而上先行先试站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节点,新型城镇化又被赋予“引领”重任! 郑州弘扬壮士断腕的精神, 创造了“郑州速度”, 如何再创新型城镇化“郑州经验”? 让我们沿着千年古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轨迹,探寻新型城镇化如何破冰前行——回望来时路,郑州 10 年前提出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保护改造老城区,两年前恢宏出台郑州都市区规划纲要, 提出勇在全省“挑大梁、走前头”、建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目标。当郑州面对神圣的使命和难得机遇,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交通拥堵、资源瓶颈制约等绕不开、躲不脱的城市病和发展难题横亘路上,郑州在沉思,郑州在发问……如何“挑大梁”?怎样“走前头”?审时度势, 反复考量之后, 城镇化被赋予“引领”重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和基本之策,是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是解决资源瓶颈的有效措施。利用城镇化推进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为高效利用, 走集聚、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之路,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1 年,郑州市人口达到 886 万人,人均 GDP 达 8000 美元,城镇化率达 % ,进入到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时势的要求、人民的期盼, 郑州以高度的责任担当, 决定乘势而上, 先行先试, 率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郑州土地资源盘活、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发展,破解土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土地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促进城乡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文化结构、居住环境结构、公民权益结构、社会治理结构转换,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人口布局、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合理的就业结构,最终实现全市农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交通先导协调推进依据“中心城区现代化、县域村镇社区化”的建设理念,郑州市确定了“一城( 主城区)、三区( 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南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四组团( 巩义、新密、新郑、登封四个城市组团)、 38 个重点产业集聚区、 27 个新市镇、 1
郑州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