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欣赏知识点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 是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 戏剧一般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 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 戏剧(英文 drama ) 即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由古代民族、民间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的。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构成了戏剧的特有艺术形式。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通过演员和布景再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 达到教育和审美的目的。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按情节的时空结构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人物背景台词冲突高潮主题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 冲突是怎样造成的, 冲突的性质是什麽, 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比如《雷雨》第二幕, 最初, 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四萍, 两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 鲁大海上场后, 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冲突, 实际上可以将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将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上升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欣赏戏剧, 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揭示戏剧主题,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 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 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 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 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 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 内心活动), 像周萍打鲁大海, 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 是内部动作。第三, 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 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 鲁侍萍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 好地方。”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 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最后, 要随着剧情的发展, 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戏剧史知识概要 1 、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 角抵戏" ,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 歌舞戏" , 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 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 参军戏" ; 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 俗讲" 和" 变文" 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
戏剧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