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定精选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定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定义
静脉治疗一般分为外周静脉治疗和中心静脉治疗,其应用范围一般包括静脉输液、静脉输血、静脉注射等。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一、静脉治疗管理基本要求
1、医院宜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剂人员监管下为临床进行肠外营养、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核查和发放。不具备条件的医院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配置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并在II级或III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内配置。肠外营养(PN)液宜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置。
2、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的操作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3、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二、静脉治疗操作基本原则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2、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执行两种以上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3、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应重复使用。
4、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5、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操作前后应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7、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消毒剂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三、外周静脉操作管理要求
外周静脉导管穿刺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外周静脉中长导管穿刺。外周静脉中长导管指经上臂或肘前(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臂腋静脉水平的导管。
1、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穿刺时注意以下事项:
(1)宜选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处的静脉
(2)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3)根据治疗方案,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4)成人不宜选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5)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三、外周静脉操作管理要求
2、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仅限于单剂量输注非刺激性药物,且不可留置。输液治疗一般小于4h,输液时间一般在3d以内
3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6天,留置针不宜输注腐蚀性药物。留置针使用期间应加强评估:(1)普通患者至少每4h评估一次(2)重症、镇静或认知障碍患者每1-2h评估;(3)新生儿、儿童每小时评估;(4)如输注腐蚀性药物至少每小时或更高频次评估
评估穿刺点周围皮肤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征象。如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拔除导管给予对症处理。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4、外周中长导管使用时间为1-4周,可用于输注非刺激性抗生素、补液、止痛药物,不应输注腐蚀性药物等、胃肠外营养、PH<5或>9、渗透压>600mOsm/L、葡萄糖浓度>10%的液体或药物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三、外周静脉操作管理要求
5、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直径应≥8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行穿刺。中长静脉导管消毒范围可参考PICC
6、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完毕应用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7、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
8、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覆盖透明贴膜或纱布类无菌辅料,固定导管,在记录标签上注明穿刺日期。若敷料发生潮湿、卷边、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9、外重中长静脉导管维护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要求。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0页
*
四、中心静脉导管管理要求
中心静脉导管包括CVC、PICC、POR(输液港)
1、中心静脉置管钱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由操作者与患者或家属确认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保留于病历中。
2、中心静脉导管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腐蚀性药物输注宜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患者需持续影像学检查时,可考虑使用耐高压注射的中心血管通道工具。解读:
3、PICC置管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定精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440 KB
  • 时间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