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求贤诏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
【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①,伯者莫高于齐桓②,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④?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⑤?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⑥,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⑦,相国酂侯下诸侯王⑧,御史中执法下郡守⑨,其有意称明德者⑩,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⑾,有而弗言,觉免⑿..年老癃病⒀,勿遣..
【注释】
①盖:发语词..
②伯:通“霸”,诸侯的盟主..
③昌:指御史大夫周昌..
④特:但,只是..
⑤奚:何
⑥游:交游..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
⑦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兼掌管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往往以御史大夫递补..并与丞相、太尉合称为三公..昌:周昌,沛县人,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下:向下传达..
⑧酂侯:即萧何..沛县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
⑨御史中执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郡守:始置于春秋战国时,初为武职,防守边郡..秦以郡为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划,每郡置守,掌治其郡..汉景帝时改为太守..
⑩意:思想..称:符合..明德:美德..
⑾行:品行..义:通“仪”,仪表,相貌..
⑿有而弗言,觉免:有贤才而郡守不报告,发觉后就罢免其官..
⒀癃病:手足不灵活的病..
1、注音:①齐桓( ) ②朕意( )(2分)
2、解释加点词:(4分)
①皆待贤人( ) ②患在人主( )
③不交故也( ) ④士奚由进( )
3、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及其意思:(4分)
① 通 意思 ;② 通 意思 ..
4、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作者认为周文王、齐桓公一统天下或称霸诸侯的原因是: ..
②作者认为自己一统天下应该靠: ..
③天下所有帝王对江山社稷的`共同心愿是: ..
5、得贤人后就一定能得天下吗?请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4分)
参考答案
án ; zhèn
2.①善待或优待;②问题或毛病;③原因或缘故;④怎么或怎样..
;亡通无意思不会..
4.①皆待贤人而成名;②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③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得贤人后一定得天下,历史上就有许多明君靠贤人辅佐而得天下,如齐桓公得管仲;
反面:得贤人不一定得天下,因为得贤人后还必须信任、重用他才行,如伍子胥被吴王杀害后,吴国被越国所灭..
【参考译文】
听说王者中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诸侯的盟主中没有能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依靠贤能的人才成就了事业声名显赫..现在,天下的贤人(一样)聪明能干,难道只有古代的(贤)人(聪明能干)吗?问题出在国王不(与贤人)交往的原因啊,(这样一来)贤能之士能从哪儿来呢?现在我因为上天的保佑,贤士大夫(的辅佐),平定拥有了天下,成为了(刘家)一家的天下..想要它长久,世世代代供奉(刘家)宗庙不绝..贤
高帝求贤诏的原文翻译及阅读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