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理解《狐假虎威》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2识记文中生字,指导书写“虎、茂、派”。
教学重点:学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趣: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让学生用( )的狐狸、( )的老虎来说一说对它们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故事:
板书:狐假虎威
齐读课题;质疑: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对狐狸、老虎的印象并适当地进行了词语搭配训练。为学生体会这两种动物的角色特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
5.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
6.出示句子:“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这句话说出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来试试对号入座。“狐”就是“狐狸”,“虎”就是“老虎”,“假”呢?句中哪个词是“假”的意思?(“借着”)“威”呢?(“威风”)
(设计意图:借助初读课文和对课题的理解,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为研读文本作铺垫。)
三、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3.小组交流、讨论、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小组汇报、品味语言、教师点拨、研究朗读。
(1)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表演: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
“你敢吃我?”怎样读?
课件出示:“你敢吃我?”“你敢吃我?”狐狸再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练习、评议。
(设计意图:结合上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发展想象力,并通过表演及引发争论,感悟狐狸心理和语气。不仅重视语言的感悟,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2)感悟第3自然段: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是说话时什么语气?
指名朗读、评议。
(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3)感悟第4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
指名读:思考:此时狐狸什么神态?(昂首挺胸、摇头摆尾)
赛读,感悟狐狸的狡猾。
(设计意图:结合图来理解词语,形象、直观,表演的同时也积累了这些词语。)
(4)表演感悟狐狸的动作神态。
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狐假虎威jiaoan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