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结构笔记混凝土: 1、钢筋混凝土结构常选用 1级、2 级和冷拉 1 级钢筋,1 级钢筋是光面圆钢筋, 钢种为 3 号钢, 是热轧低碳钢的一种,2 级钢筋是普通低合金钢,表面形状已采用月牙形。钢筋冷拉是为了提高抗拉强度。 2 、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两种,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前者衡量强度的基本指标,后者是某些构件计算中要用到的强度值。 3 、混凝土收缩是不受力的情况下的体积缩小,徐变是应力不边的情况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应力求减少收缩和徐变。 4、混凝土和钢筋共同作用的主要条件是粘接力, 为了加大粘接强度, 1 级受拉钢筋必须设置弯钩,分机械弯钩和手工弯钩两种,, 2 级以上钢筋表面做成肋形纹, 为了充分利用钢筋强度, 必须设置一定的锚固长度。单筋梁结构: ( 一般不采用多筋梁,不经济) 1 、梁截面的确定,梁的经济高跨比 1:10 至 1:15 ,梁高确定后,采用宽高比 1:2 至 1:3 确定梁宽; 2、为了便于施工等, 一般梁截面采用 2cm 、 5cm 、 10cm 的整数倍来确定尺寸; 3 、梁内钢筋的配筋比应在最大配筋比与最小配筋比之间,超高最大为超筋梁,小于最小为少筋梁,都不可取; 4、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查表确定( 一般为 15至 45mm , 按板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室内或室外等三项进行区分) ,且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一般为 10mm 5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分为三级,一级破坏后的后果很严重,类型为重要的工民建, 二级为严重, 类型为一般的工民建, 三级为不严重, 类型为次要的建筑物 6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由计算确定,但钢筋的直径、间距、根数、排数应符合下述规定: a、当梁高大于或等于 30cm 时, 直径 d 不宜小于 10mm , 当梁高小于 30cm 时, 直径 d 不宜小于 6mm , 常用钢筋为 12至 25mm , 不宜大于 28mm , 这样有助于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一构件中的钢筋直径的种类宜少, 且不同直径的钢筋, 直径差不宜小于 2mm , 以便于肉眼能识别大小,以免施工发生差错; b、梁内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的直径, 同时, 构件下部钢筋的净距不得小于 25mm ,构件上部钢筋的净距不得小于 30mm ; c、钢筋的根数与排数,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根数, 一般不宜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 12cm 时,可选用一根。纵向受力钢筋的排数一般不宜多余两排, 尽可能排成一排, 以增大见面的内力臂。当根数较多, 按一排布置不能满足保护层和钢筋净距要求时, 可以排成两排, 但上下两排钢筋应对齐。 d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内的数量,当梁宽为 15cm 及以上时,不应小于两根,当梁宽小于 15cm 时,可为 1 根。 e、梁的构造钢筋包括架立钢筋、梁侧构造钢筋及拉结筋, 梁内的箍筋与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都有相关设计要求。 7 、板的构造,厚度,在许可的条件下,宜取最小值,梁式简支板最小板厚可按高跨比=1:30 来确定, 现浇梁式简支板厚度应取 1cm 的整数倍, 一般是 6至 9cm 。板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梁的表查取。板内的钢筋分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两种, 一般板内的钢筋为 1 级热轧钢筋, 常用直径为 6、8、 10mm , 当预制板厚度小于 4cm 时, 可采用
水工结构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