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赴沂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赴沂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_2赴沂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红色之旅 ——赴沂蒙革命老区参观慰问心得体会*** 2012年5月4日,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我参加了由总队组织的赴沂蒙革命老区参观慰问活动。这次活动由***带队,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和纪念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慰问了部分老区群众。这次活动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是一次双拥共建活动。使我不但获得相关历史知识,接受了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而且这次参观学习,我的内心一次次的被震撼。 一、参观慰问活动概况 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个目的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首先参观了然后下山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共分为五个展厅: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主要记载了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的事迹。门厅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孟良崮战役沙盘,讲解员介绍了当年的战役形式和战役决策,华东野战军在敌重兵密集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转变了华东的战局。战役厅主要展示了战役的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增援情况。支前厅主要向生动再现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在我 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孟良崮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弥久长存。这次参观对我感触很深,启发良多。首先深深感到革命先辈创建新中国的艰辛,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加感慨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随后我参观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我在导游的解说 下,认识了沂蒙六姐妹,认识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大姐”李桂芳,由于展馆小,只是展出了部分沂蒙红嫂,她们代表了千千万万个沂蒙山的妇女,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她们的伟大,体现在分散于村村户户的红嫂们,那种自觉的、长期的、默默地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无私奉献之中。别人不能做到的,她们能够做到——为了救护子弟兵伤员,她们就能够,不畏生死,不怕疲劳,没有羞涩,不带偏见,甚至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乳汁,献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子弟兵伤员;别人不能付出的,她们能够付出——为了抚养烈士的孩子,她们毫不吝惜地让出自己的奶水,让出难能可贵的米面,而自己的亲骨肉忍饥挨饿,营养不良,半路夭折;别人不能舍弃的,她们能够舍弃——为了让八路军战士吃上饱饭,她们拿出最后一把米做军粮之后,还要卖掉亲生女儿再换来一把粮。一位作家,曾经无比感慨地说:“这是一种超出牺牲精神的精神。一个母亲,为儿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我们的红嫂,为子弟兵,就能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儿女。”我们没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表 达,我们只能说。红嫂是一座座高山,红嫂是一条条大河。红嫂是一尊矗立在人们心头的永远难以忘怀的丰碑。
最后,慰问了老区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 120万人参战支前,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创造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这——就是沂蒙人民的大德大爱。然而最最令人感动的是,建国60多年以来,沂蒙山区的3万多户烈属,家里挂着烈属证,却不向政府要待遇;她们手里还有当年八路军的欠条,却没有一个人去索取应

赴沂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uxirh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