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上帝的公式
有人问大师:“何谓灵修?”
大师回答:“灵修就是能成功引发你内心变化的修炼。”
“可是,如果我按照大师们传下来的传统方法修炼,那就不是灵修吗?”
“如果它不能对你起作用,那就不是灵修。正如一张毯子若是不能带给你温暖,那它就不是毯子一样。”
“就是说灵修是会变化的了?”
“人在变,人的需求也在变。所以,过去的灵修不再适合当今的需要。以灵修为名的东西只不过是旧日灵修方法的记载而已。”
“抱歉,”大海中一条小鱼儿问,“您比我年长,所以,您能告诉我吗,那被称为海洋的东西在哪里?”
“海洋,”年长的鱼儿说道,“此刻在你身边的不就是海洋嘛。”
“噢,真的吗?我身边只有水。而我要寻找的是海洋。”小鱼儿说完,失望地游向别处,继续寻找海洋去了。
“抱歉,”大海中一条小鱼儿问,“您比我年长,所以,您能告诉我吗,那被称为海洋的东西在哪里?”
“海洋,”年长的鱼儿说道,“此刻在你身边的不就是海洋嘛。”
“噢,真的吗?我身边只有水。而我要寻找的是海洋。”小鱼儿说完,失望地游向别处,继续寻找海洋去了。
?
在印度教教义中,对于神和他创造的世界之间有种美妙的说法:是神的舞蹈创造了世界,神即舞者,在他的舞蹈中世界万物得以诞生。舞蹈与舞者不同,可是无法与舞者分离。舞蹈能带给你喜悦,你却无法将舞蹈装入盒子,带回家中。舞者停止动作的那一刻,舞蹈也随之静止。
在寻找神的过程中,我们思虑太多,说得太多。哪怕见到了神创造的世界,我们依然无休止地对着自己和他人高谈阔论,深思探寻,最后得到的不过是几行文字和鸹噪之音。
静观神的舞蹈吧,只需留心身旁的繁星、花朵、枯叶、飞鸟、顽石……只要它是这舞蹈的一分子。请运用你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来欣赏吧,要真能做到,不久之后,你便极有可能见到舞者本人。
一名弟子经常向大师抱怨:“您对我隐瞒了禅的精髓。”无论大师如何否认,他都拒不接受。
一天,师徒二人沿着山径散步,听到一阵鸟叫。
“你听到鸟叫了吗?”大师问。
“听到了。”弟子回答。
“那好,现在你明白我对你无所隐瞒了。”
“是的。”
14. 伐木歌
禅宗大师开悟的时候,他写了如下诗句来庆贺:
“无与伦比的奇迹阿:
我伐木
我从井中汲水!”
开悟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树依然是树,人们依然与往昔相同。你也是如此。你可能仍旧喜怒无常或者冲淡平和,仍旧睿智或是愚钝。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你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显得更超然物外,你的内心充满了神迹。
这就是冥想的本质:感悟神迹。
冥想不同于入迷,入迷后容易避世,开悟后冥想者则继续伐木、汲水。冥想不同于对美得领悟,因为对美的领悟,如欣赏绘画或日落,会产生审美的愉悦,而无论是面对落日还是顽石,冥想者都同样能感受到神迹。
这是孩子们的特权,他们总是被神迹包围,因为极易进入天国的境界。
我们的小狗布朗尼坐在地上,望着那棵树。它竖起耳朵,不停地摇晃着尾巴。它的头脑里只有一样东西——树上的那只猴子,没有一丝杂念,没有对明日的担忧。布朗尼是我见过的最像冥想者的动物。
当你入神地观察一只猫嬉戏的时候,你自己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
我所知道的最佳冥想秘诀是
哲理小故事上帝的公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