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利用氨水使Fe3+, Cu2+显色的
原理。
3.熟悉用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铁离子
和铜离子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第一页,共29页。
观察与交流:
如何分析下列溶液的成分?
CuSO4溶液
溶液颜色
显色反应
加氢氧化钠
FeCl3溶液
红褐色沉淀
方法
蓝色
蓝色沉淀
棕黄色
与过量氨水生成
深蓝色溶液
与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与KSCN生成血红色溶液
如何分离CuCl2与FeCl3混合溶液?
第二页,共29页。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色谱法体系中:
一个相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移动的,称为流动相;
滤纸或其它载体作为惰性支撑物;
两相在惰性支撑物上作相对运动。
第三页,共29页。
色谱分析法
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一般分为: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 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
第四页,共29页。
柱层析法
薄层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按吸附剂及其使用形式可分为:
纸层析法
第五页,共29页。
柱层析法
第六页,共29页。
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
,能溶于水的待分离物质,选择水做固定相(吸附在滤纸上),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做流动相
原理:利用待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固定相)中的亲和性的差异(吸附性差异、溶解性差异),让混合物溶液(流动相)流经固定相,使混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吸附和分配等作用,从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知识预备
纸层析法
1. 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有适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太大: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滤纸的最前沿
(2)溶解度太小:待分离物质留在固定相附近,分离效果不好
第七页,共29页。
知识预备
纸层析法原理
样品溶液点在滤纸(惰性支撑物)上,做为展开剂的有机溶剂自下而上移动(流动相),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固定相)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有机溶剂的移动而展开,达到分离的目的。
性质不同的组分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第八页,共29页。
亲脂性强的成份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
亲水性强的成份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性质不同的组分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第九页,共29页。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质或直径很小的细管(称毛细管)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细缝或毛细管上升的现象称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常见的纸张或毛巾吸水都是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
P8 检索咨询
第十页,共29页。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