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阳关三叠》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为唱词的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诗意青新、旋律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44、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三叠,是指演唱(变奏) 了三次。教材中选用的是歌曲中的一叠。 45、骨笛骨笛是笛子的一种,用大型飞禽的骨头制成, 20 世纪 80 年代在河南舞阳发现的距今约八千年的骨笛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实物乐器。 46、埙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以陶制最为普遍,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47、乐曲以屈原诗作《哀郢》为主题, 表现了远古时期混沌初开、曙光初现的人类童年时期那种最初的觉醒和困惑、敬畏和恐惧。 48、《楚商》是根据先秦时期楚国的音调特点改编整理的一首编钟乐曲它表现现了我国古代“以和为美”的审美格调,给人以“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感觉。 49、编钟是将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支架组合成,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各种仪式、庆典活动。 50、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 2003 年, 古琴艺术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51、杏花天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歌曲, 音乐由换头合尾的两个段落组成, 旋律舒缓典雅, 情绪惆怅。作者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代表作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等。 52、三国时期,魏国名士嵇康热爱弹琴,远近闻名。一日,嵇康在华阳亭听到一位老者演奏《广陵散》老者向嵇康讲述《广陵散》的故事。战国末年, 韩国的韩哀侯昏庸无道, 侠客聂政为报父仇, 智闯朝廷刺杀了韩哀侯后,自杀身亡。嵇康深受感动,向老者学习弹奏这首乐曲。当嵇康因拒绝为魏国大将钟会弹琴, 而被强加罪名, 判处死刑。临刑前, 怀着悲愤的, 最后一次弹奏广陵散后, 嵇康仰天长叹:“我死不足惜, 只可惜《广陵散》从此失传矣!” 53、梨园: 原是唐代宫廷歌舞艺人集中习艺的地方, 后人加以引申, 把梨园一词作为戏曲的代名词, 称演员为“梨园子弟”,演出剧本为“梨园传本” 54、京剧: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 以皮黄腔为主, 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榔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 2006 年,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5、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 主要描写杨玉环醉酒抒怀的故事,是梅派经典代表居目之一。 56、梅兰芳: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57、《空城计》是京剧传统剧目主要剧情是: 诸葛亮驻西城,闻听司马懿乘胜攻取西城,万分危急中,以空城计惊退司马懿。 58、马连良: 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空城记》等。 59、《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剧目《三家店》,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这个唱段采用西皮流水, 是四一节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节奏。 60、住头:锣鼓点的一种,通常用于:①唱段的终止;②念白的段落或加强语气;③配合台上的小动作。 61、《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
八年级下册 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