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语史》第四讲讲义教学案例.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语史》第四讲
等韵学
一、等、呼
1、古人对韵母的分析大致从三个方面着眼
韵头
韵腹(兼及韵头)
韵尾
从韵头方面分析韵母
从韵头方面,把所有的韵母分为不同的“呼”。
“呼”,指韵母结构中主要元音之前有没有韵头而言。
宋元时代对韵母的分析:
从韵头方面着眼,当时的人们把所有的韵母分为开口和合口两类。
在宋、元等韵图中,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叫合口;韵头或韵腹不是[u]的韵母,叫开口。
在宋元时代,充当韵头的介音只有[i],[u]两种,后代的[y]介音是由[i]和[u]两音结合演变而成。
从韵腹(兼及韵头)方面分析韵母
对韵母中韵腹(兼及韵头)的分析,古人叫做分等。共分为四等。
等,即等第,为区别韵母的洪细即大小高低而设。
江永《音学辨微》:“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等皆细,而四尤细。”
洪音是指舌位较低较后的元音,发洪音时,口部共鸣腔较大,听起来声音响一些。
[ɑ]、[ɔ]、[a] 。
细音是指舌位较高较前的元音,发细音时,口部共鸣腔较小,听起来声音较尖细。
[i]、[y] 、[e]。
今天看来,是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及介音发音状况的差异而划分的类别。
一、二等(即洪音)是没有[i]介音的韵母,所以声音大。
三、四等(即细音)是有[i]介音的韵母,所以声音细。
寒、删、仙、先
寒删仙先
[ɑn] [an] [iεn] [ien]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比较寒、删、仙、先韵,韵腹变化情况:
[ɑ]比[a]稍后一些,[a]比[ε]稍后稍低,而[ε]比[e ] 又要稍后稍低些。比较起来,[e ] 最前最高;所以,发音时,寒韵洪大,删韵次大,仙韵细一些,先韵最细。
从韵头来看,寒韵、删韵没有[i]介音,仙韵、先韵有[i]介音。所以,寒韵、删韵是一二等洪音,仙韵、先韵是三四等细音。
再细分:
一等的主要元音靠后,故口腔共鸣大,所以声音洪亮;
二等的主要元音稍前,即(舌面)稍高,口腔共鸣小于一等,所以是第二大、次大;
三等的主要元音同一等,但有i介音,所以不如一、二等洪亮而为细;
四等的主要元音因为有i介音而比二等更靠前,即(舌面)更高,口腔共鸣最小,所以“尤细”。

《汉语史》第四讲讲义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8843242
  • 文件大小1.76 MB
  • 时间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