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秋节班会方案.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秋节班会方案.doc中秋节班会方案
【篇一: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杨峰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实认识节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加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认识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加强学生爱父亲母亲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实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2012 年 9 月 25 日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 ok 带、中秋字谜、图画、月饼四、活动地址:八( 7)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昨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歇息一天。进而能够看出,中国渐渐对传统文化微风俗愈来愈重视。今日我们一同来走进中秋佳节,一同来感觉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微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日气明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聚,所以也叫团聚节。它发源于魏晋期间,在唐代初年景为
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阴历八月十五这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辰,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但是特别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聚”,
那是一个温馨和睦、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闻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相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发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叙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指引学生叙述不一样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风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必定意犹未尽吧。此刻
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风趣的传统风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聚节这份想念自然会更亲密,特别是一轮明月高高悬的期间,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想念。
(1)、出示图片 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正确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形。——(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唯一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好。
(学生讲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有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日,我们就一同来赏识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伤时感事的,又大多

中秋节班会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1-1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