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三级安全教育为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3、安全标志有哪四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指示标志。
4、发现险情和火警要立即报告并迅速扑救,不使事故扩大,确实不能抢救时要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围观,要设立警戒线,保护好事故现场。
5、杜绝“三违”,“三违”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6、进入化工生产区域严禁吸烟,并不允许将烟和火种带入。
7、清洁生产的目的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8、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爆炸的三条件可燃物、可燃粉尘、着火源。
9、灭火的基本方法有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
10、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化学泡沫、空气机械泡沫、 CO2 及其他惰性气体、四氯化碳及其他易气化气体、氟溴烷烃、化学干粉、沙土。
11、锅炉三大安全附件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
12、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间距不得小于 5米,两者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
13、登高 2米以上为高空作业,必须办理高空作业票,并要带好安全带,分叉作业必须带安全帽。
14、安全电压分别为 42伏、 36伏、 24伏、 12伏、 6伏五个等级。
15. 漏电保护器具有那双重作用 开关作用 、 漏电保护作用 。
16.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 直立 放置;氧气与乙炔瓶间距不应小于 5 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 10 米,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
17. 在干燥情况下,人体接触电流的安全电压为36 伏,而潮湿时,安全电压为12伏。
18. 进入设备、容器等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先经过 置换 、 通风 ,并经取样分析合格后,作业人员才能进入。
19. 进入化工企业禁火区的机动车必须在排气管末加装 阻火器 。
20.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 事故伤害 及 职业危害 的个人防护用品。
21. 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 油类 、 木材 、 纤维 和 橡胶 等引起的火灾。
22. 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 通讯 、 报警 装置,并保持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23. 易燃易爆场所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必须办理 安全作业证 ,否则,不能进行作业。
24. 动火分析就是动火 半 小时前对动火地点、设备、管道、易燃易爆介质或环境所作的测试及 化验 分析。
25. 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
漏电保护器。
26. 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 可燃气体 带电设备、石油及其产品 的初起火灾。
27. 一般来说,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那么它的燃爆危险性越 大 。
28、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规体系的构成部分,属于国家强制性的法规。
29、四种安全色有:红色、蓝色、黄色、绿色。
30、灭火器的放置有何规定,必须是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
31、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2、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进行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33、“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34、人本原理就是在生产生活中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5、常用的警示词有危险、警告、注意。
36、实行四新人员安全教育是指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37、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38、事故处理“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9、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阻火器、回火防止器、单向阀、安全液封、阻火设施、防爆卸压装置、隔离。
40、触电方式有低压触电、高压放电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41、我国安全电压标准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有 6V、12V、24V、36V、42V。
42、防雷装置有接闪器、避雷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43、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隔热、通风、个体防护。
44《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45.《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
安规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