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
主讲人:王雪梅
1.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我国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2.事故隐患
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
基本概念
3.危险
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危险度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二元函数,是两者的结合。)
基本概念
4.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基本概念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下式≥1,
就是重大危险源。
式中 qi—单元中物质i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i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说明:危险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风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一、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也称为危险度评价、风险评价)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四种。
二、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二、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2.内容
主要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即: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危险程度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并评价采取措施后的效果,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培训讲课稿风险评价教学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