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雷云放电及雷电过电压
成因:摩擦起电。
整块雷云可以有若干个电荷中心,负电荷位于雷云下部,离地大约1-5km。
第一次放电结束后,多半还会有重复雷击。
*
第一页,共59页。
雷电图景-云闪
放电路径在云内、云-云之间、云-空之间,
闪电大部分为云闪
*
第二页,共59页。
雷电图景-地闪
放电路径在云-大地之间,危害最为直接、严重
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地闪
*
第三页,共59页。
雷电放电发展过程
*
第四页,共59页。
、地面上行先导
下行先导
大地表面感应出正电荷
临近下行先导的地面感应电荷密度剧增,在场强集中处发出上行先导
上行先导,亦称迎面先导
云内放电,为下行先导输送电荷
上、下行先导相遇产生强烈放电,形成主放电通道
*
第五页,共59页。
-回击
主放电通道向雷云方向发展,称作回击
主放电通道贯通雷云与大地,正负电荷中和,第一次放电完毕
第一次放电完毕后残留的等离子通道,为下一次放电提供了条件
*
第六页,共59页。
残留等离子通道
下行先导
迎面先导
主放电
主放电通道贯通云地
*
第七页,共59页。
*
第八页,共59页。
1. 高、尖物体更易受雷击
正电荷向最接近下行先导的塔顶流动
受塔顶正电荷的吸引,下行先导改变路径向塔顶发展
物体越高,受下行先导吸引越强烈,聚集的正电荷密度越大
尖端越尖,越容易发生尖端放电从而发出迎面先导
塔顶发出迎面先导
*
第九页,共59页。
正电荷流向导体顶端而不流向绝缘物
下行先导向导体顶端发展
*
第十页,共59页。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