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天象图成“盗墓指南”?(组图)
神秘天象图成“盗墓指南”?(组图)07/11/2007/10:53
华夏经纬网
“敢不敢说东有兵马俑、西有秦王陵?”大唐秦王陵博物馆馆长林广生问道。
当然不能比。因为即使在宝鸡市,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大唐秦王陵,知道这里埋着一位原名宋文通的河北汉子,晚唐五代交替时的一代枭雄。
李茂贞夫人墓盗洞
在第四颗星旁边出现一块箭头图案的地砖
通往墓道的壁画
无砖空出的地方连成神秘奇特的七星图
李茂贞墓室内
7月4日上午,带着疑问,我们登上了茫茫陵塬。
陵塬北枕陇山,俯临渭水,三面环沟,东隔金陵河与贾村塬相望,西隔长寿河与紫塬相望,渭河悠然远去。纵目望去,秦岭一脉尽收眼底。
在我们的采访中,这位大唐秦王的面目逐渐浮现了出来,一些谜团也随之闪现。
神秘墓主自有“千秋功过”
一直到2001年的一个夏日,考古人员在淤泥中掘出了一方“大唐秦王忠敬墓志铭”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冢疙瘩”里的神秘墓主,原来就是传说中的李茂贞了。
“此秦王非彼秦王”,博物馆的“军师”郭清华如此说道。因为提起大唐秦王,很多人首先会想起秦王李世民。此位秦王本名宋文通,唐僖宗赐其姓名李茂贞,列入皇家典籍,唐昭宗加封其为岐王、秦王等职,后梁承认其岐王一职,后唐则再次加封其为秦王。李茂贞一生中两次被加封为秦王,“大唐秦王”也算是“货真价实”了,省政府也于2003年9月确立大唐秦王陵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唐夕阳西下之时,地方割据,藩镇林立,九州大地山河破碎,落霞与孤鹜齐飞,乱世英雄风起云涌,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茂贞32岁便出任凤翔节度使,仗着秦岭之险、渭水之利而威震关西、陇东及川北,以至于偌大关中,除京师长安之外,其余均为其所有。他以镇压黄巢起义起家,勤王护驾有功,却三次火烧长安城;他杀人如麻,却重修法门寺,给后世留下千年古刹;而当朱温灭唐,各地强藩相继称帝之时,他却未随波逐流,一直奉唐正朔。当年参加秦王陵发掘的考古队长刘军社,曾概括李茂贞是“生于农家,起于行伍,兴于战乱,盛于分裂,终结于北方的局部统一”。
李茂贞“终结”前,从麟游、彬县等地拉来优质石材,一块块拼接起来,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在北陵塬上掩埋了起来。现在的石展台上,还散落着天王、力士的浮雕石柱础,有石雕莲花座以及刻有汉梵文字的石经幢等,还有从陵塬村收集来的陵墓前的石雕马头。
沿斜坡“摸”进墓室,似在步入历史深处,幽深的甬道两壁,壁画斑驳。
耳室的玻璃上滴着露水,雾气弥漫,依稀可辨识出汉人牵马、胡人牵驼,是八抬大轿,是鸳鸯牡丹,是十八乐伎,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诸多谜团尚待解开
李茂贞及其夫人刘氏的墓,是按“同茔不同穴”的帝后墓形制合葬的。
从1998年勘探、2001年试掘并于2003年5月开放至今,随着岁月流逝,有些谜团已涣然冰释,有的则愈加扑朔迷离,比如“天象图”,比如石函,比如无字墓志盖,比如文武杂列的“神道”等。
夫人墓室的端楼高达7米,砖雕仿木,华丽非凡,端楼下以乱石堆砌,盗墓贼胆敢挪动,后果可想而知。端楼后的石门,绝难开启,但就在甬道与墓室南壁顶部相接处,套压的一块楔形石条被抽出
神秘天象图成“盗墓指南”?(组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