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docx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1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优秀文档
黄鹤楼
崔颢
先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哪边是?烟波江上令人愁。
作者、背景
崔颢(公元704年—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迅速,善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以前为诗,情志浮艳。此后旅游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作风一变而为雄浑自然。
《黄鹤楼》一诗,听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诗词主题
此诗描绘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优美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回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走开,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光景描绘,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6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优秀文档
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迷惑不可以见的境地。
诗词鉴赏
首联
“先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住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楼: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先人:听说古代有一个名叫费祎( yī)的仙人,在此《乘寰鹤宇登记仙。》上
说:“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名。”
理解:
1、首联在融着迷仙乘鹤的听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优美神往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
眼前就是一座平时看来的江楼。优美神往与平时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欣然若失的底色。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译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惟有白云飘飘悠悠。
悠悠:飞扬的模样。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3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6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优秀文档
理解:
、颔联在叹息“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涯、白云缭绕的壮观。
、黄鹤楼长远的历史和美丽的听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究情随事迁、鹤去楼空,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量愁思铺垫。
、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答:第一个“空”有“只,惟有”的意思,表达了挚友已走开,只剩下空空的黄
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走开和自己飘流在外,诗人心里的孤单,孤单和伤心,重在抒情。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双韵芝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