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控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 2011 年4月 14日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 共计 57份, 其中: 安全、综治管控类 11 份, 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 13份, 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 6份, 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 14 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 4 份, 财务管控类 3 份,其它管控类 6 份。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 公司对 2011 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 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 60 份现行规章制度, 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 60 份规范性文件中, 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 45 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 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 另外对其中的 12 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 3 份文件。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 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置,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 1 、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 、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 3 、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 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 、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 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 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 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于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 、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将 2011 年之前推出的 45 份有效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 3 份制度, 并计划后期修订 12 份制度。对于 2011 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 公司将
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