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消毒隔离防护.doc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传染病的消毒隔离防护
第一节 传染病消毒隔离防护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它是由于致病微生物进
入人体和动物体内,而造成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 传染
病的基本特征是: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④
疾病发展具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等规律性;⑤有免疫性。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
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和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
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 。各种传染病病原体都以一
定的方式,经过一定的部位而侵入机体组织, 不同类的传染病它们的病原体从机
体内排出的途径、排出的方式和进入机体的部位均不同。
二、消毒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也未发现传染病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
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称为预防性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
在污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称为疫源
地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法(机械消毒法有一定的除菌作用。常用的有冲洗、擦抹、刷
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7
精品文档
除等。为加强除菌效果,常在清除操作中使用表面活性剂。 机械清除物体表面微
生物,可结合日常卫生清扫工作进行。清扫时,为防止微生物随尘土飞扬,以湿
性清扫法为宜。通风是对空气中微生物进行稀释、 消除。自然通风是一种最为简
便、经济的空气消毒方法。室内空气受到污染,打开门窗通风,即使在无风时,
1-2 小时也可达到无害化。):如冲洗、过滤、通风和抖动等;
2、阳光紫外线消毒法:一般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 被褥等曝晒于阳
光下;
3、焚烧消毒法(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用火焚烧是最彻底的消毒方
法):用于无用的衣物、纸张、垃圾、受污染的杂草及尸体的处理。病人呕吐物
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4、煮沸消毒法:将煮不坏的被污染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物品, 烧开后
15-30分钟,可杀灭大多数的病原体;
5、空气消毒机消毒和紫外线灯消毒。
紫外线照射对细菌、病毒、真菌、芽胞、衣原体等均具有杀灭作用,其杀
灭微生物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光化学转变作用诱发微生物遗传物质 (DNA或RNA)
的突变,使微生物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由于紫外线消毒作用受到众多因
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微生物因素 (如微生物类型、数量、悬浮类型、生长周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修复过程等)、有机物质、温度、湿度、波长、消毒对象等因素,因此在使用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般每2周左右1次)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
灰尘与油垢,以减少对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灯管放射出的兰色光线并不代表紫外线强度。有条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7
精品文档
件者应定期测量灯管的输出强度; 没有条件的可逐日记录使用时间, 以便判断是
否达到使用期限。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中不应有灰尘或水雾,温度保持
在20~C以上,相对湿度不宜超过 40-60%。
(如纸、布等),只有直接照射的一面才能达到消毒目的,
因而要按时翻动,使各面都能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
泄物、分泌物,亦不能照到遮盖的阴暗处,使用时应注意。
。紫外线工作 8小时,照射强度不应超过 /
厘米2,否则需带防护眼镜,穿防护服。为防止臭氧产生过多,当有人情况下使
用紫外灯连续照射时,1次不宜超过2小时。因紫外线对人体的长期 (直接或间
接)照射可引起皮肤红斑、眼结膜刺激和疲劳等。
(二)化学消毒法
喷雾消毒:使用喷雾器将消毒液均匀地喷射到需消毒物体的表面;
擦拭消毒:用布浸蘸消毒液后,擦拭被消毒物体的表面;
浸泡消毒:将被消毒的物品浸渍于相应的消毒液中;
混合消毒:将消毒液或粉直接与被消毒的物品相混合搅匀, 通常用于传染病病人
分泌物与排泄物的消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精品文档
熏蒸消毒:将消毒物品进行自然
传染病的消毒隔离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