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doc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1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甲】大道之行也
【乙】《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可以无求;求而无胸怀分界,则不可以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二者对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文】礼是在什么状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 人生来就有欲念; 假如想要什么而不可以获得, 就不可以没有追求; 假如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 就不可以不发生抢夺; 一发生抢夺就会有祸乱, 一有祸乱就会堕入窘境。 古代的圣王憎恶那祸乱,所以拟订了礼义来确立人们的名分, 以此来调治人们的欲念、 知足人们的要求,令人们的欲念不超出物质供给的限度, 物质供给不是无穷度的知足人的欲念,使物质和欲念二者在相互限制中增加。这就是礼的发源。
【说明】①穷:窘境。 ②分:区分、鉴别。 ③屈:竭尽。
解说以下加点的字。
(1)女有归


(2)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16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 )故制礼义以分之
3 .

( )以养人之欲
4 .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16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16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3. 【甲】文第一对大同社会的大纲进行说明,接着详细论述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论述了 礼法产生的主要原由。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5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依据【乙】文,谈谈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发源进行阐释的。①防止天下杂乱; ②确命名分;③均衡人的欲念; ④使物质和欲念相互限制 。
(二) 文言文比较阅读( 10 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用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用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 节 选 自 《 礼 记 · 礼
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命令。
於时太子犯罪。卫鞅曰:“法之不可以,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以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天,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响马,家给人足。
— — 节选自《 <史记 >卷六十八 · 商君传记第
八》
【说明】①布:宣布,宣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分。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6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译文】法律已经制定达成,还没有宣布,唯恐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赐给十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7 / 16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金。人们感觉奇异,没有人敢挪动。又命令说: “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立即就赐给他五十金,以表示决不欺诈。而后终于公布法律。
在这个时候,太子冒犯了法律,公孙鞅说: “新法不可以顺利实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反。 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 不可以施以刑罚, 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次日,秦国人听闻此事,都遵照了法律。法律宣布实行十年,秦国的百姓十分快乐,没有人拾取他人丢失在路边东西,山林里没有匪徒和山贼,家庭富饶人口兴隆。
12. 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集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