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崔允漷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vip. ? 2011 by Cuiyunhuo 你有兴趣与我探讨吗? ?备课时,应多关注: ?“教材处理”还是“目标明晰”? ?上课时,应多关注: ?“有无告诉”还是“有无明白”? ?“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 ?考虑作业时,应多关注: ?设计: “多做练习”还是“检测目标”? ?批改: “对与错”还是“与预设目标的关系”? ?反馈: “告知结果”还是“促进学习”? 报告内容?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如何编制学期学科课程规划——《课程纲要》? ?如何编写教案/学案? ?四项关键技能是什么? 一、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的三种取向?课程标准与教学的关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路线图?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一)教学的三种取向?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 2007 )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 Chambliss & Calfee, 1999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二)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的关系课程层级课程层级 1 1、理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 2 2、正式的课程、正式的课程 3 3、教师理解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 4 4、师生实际运作的课程、师生实际运作的课程 5 5、学生体验到的课程、学生体验到的课程新课程运作系统新课程运作系统 1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 2、课程方案、课程方案 3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4 4、教材(模块) 、教材(模块) 5 5、学期课程纲要、学期课程纲要 6 6、单元、单元/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 7 7、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8 8、纸笔测验、纸笔测验/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两张皮”即 3-8 不一致何以产生? 减轻“新课程两张皮”的路径不同的专家需要一起交流,达成最大的共识。每个人都要像专家一样思考 3-8 的一致性。之一之二(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路线图?课程标准?教材评价?教参?课程教学设计(纲要教案) ?课堂教学?学习结果教师应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如果说课标: 100 位专家教材: 10位专家教参: 1位专家你依据什么呢? (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1——学段、学期、课时的一致性目标链(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2——备课、上课、作业的一致性(1)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2)我怎么知道学生已到那里了? (3)我如何安排学习活动才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 (4)实施教学即评价:收集—解释—反馈(5)作业:检测目标达成的工具
崔允漷如何编制课程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