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jiégòu)性质
01
摄入途径(tújìng)
02
生理功能
03
临床(lín chuánɡ)应用
04
概要
outline
第1页/共25页
第一页,共25页。
Vc的结构(jiégòu)性质
01
第2页/共25页
第二页,共25页。
Vc的结构(jiégòu)性质
维生素C亦称L-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8O6,,易溶于水,20℃下溶解度为333g/L。
维生素C分子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其中以L-抗坏血酸括性最高,D-异抗坏血酸活性仅为其20%,工业上将(shàngjiàng)其作为食品抗氧剂。D-抗坏血酸和L-异抗坏血酸几乎无活性。
L-ascorbic acid(AA)
第3页/共25页
第三页,共25页。
Vc的结构(jiégòu)性质
维生素C的C2,C3上的羟基(qiǎngjī)具有还原性与酸性,C2羟基(qiǎngjī)的酸性较强,pKa1=,pKa2=.
L-ascorbic acid(AA)
L-ascorbate(ASC)
L- dehydroascorbate (DHA)
第4页/共25页
第四页,共25页。
Vc的摄入途径(tújìng)
02
第5页/共25页
第五页,共25页。
Vc的摄入途径(tújìng)
《中国(zhōnɡ ɡuó)食物成分表2017年版》
名 称
维生素C(mg/100g)
甜椒(脱水)
846
枣(鲜)
243
白菜(脱水)
187
橘汁(Vc蜜橘)
187
辣椒(红小)
144
油菜(脱水)
124
苜蓿(草头金花菜)
118
枣(蜜枣,无核)
104
葱茎(脱水)
89
菠菜(脱水)
82
菜花(脱水)
82
橘汁(浓缩蜜橘)
80
大蒜(脱水)
79
萝卜缨(白)
77
茎用芥菜(青菜头)
76
酸刺
74
芥菜(大叶芥菜)
72
青椒(灯笼椒,柿子椒,大椒)
72
人类自身无法从头合成维生素 C, 原因是人体内缺少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LO (L-gulonolactone oxidase),故一般通过进食直接摄取维生素C。
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fēngfù);水果中,以酸枣、鲜枣、草莓、柑橘、柠檬等含量较多。
第6页/共25页
第六页,共25页。
Vc的摄入途径(tújìng)
维生素C在机体内的吸收主要有两种途径:
(GLUT1-4)吸收DHA,再经由谷胱甘肽(GSH)将DHA还原为维生素C。该途径需要与葡萄糖竞争,不是人体吸收维生素C的主要途径,但是红细胞摄入维生素C的唯一途径。
+依赖的维生素C转运蛋白(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s, SVCTs)进行吸收。
SVCTs蛋白家族主要有SVCT1和SVCT2两种,这两种蛋白都显示出高度特异性,即只转运L-抗坏血酸,而不转运DHA、抗坏血酸-2-磷酸、抗坏血酸-2-硫酸等维生素C的衍生物。
SVCTs摄取维生素C的过程与Na+ 具有(jùyǒu)协同性:每转运一个维生素C分子,就需要共运输2个Na+,以此提供转运维生素C所需要的能量。
第7页/共25页
第七页,共25页。
Vc的摄入途径(tújìng)
SVCT1与SVCT2的分布差异见右图。
其中,SVCT1主要在小肠、肾等部位表达,影响(yǐngxiǎng)小肠上皮细胞对食物中维生素C的吸收以及肾对维生素C的重吸收。
SVCT2分布则相对较广,在脑、骨、心、肺等部位中均有分布。
第8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5页。
Vc的生理功能
03
第9页/共25页
第九页,共25页。
Vc的生理功能:1)维持氧化还原(huán yuán)平衡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为电子供体给出一对电子转变为DHA;DHA则能够接受一对电子,重新转变回维生素C。通过这一转化,能够使得清除(qīngchú)了ROS的维生素C得到再生,对ROS起到持续的清除(qīngchú)作用。
线粒体呼吸链是人体ROS的主要来源,线粒体中维生素C的ROS清除(qīngchú)机制如图。
第10页/共25页
第十页,共25页。
维生素C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