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一、体温过高(发热)的定义及引起发热的原因
二、降温的措施
三、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四、冷疗法的应用
(1)目的
(2)禁忌症
(3)方法
第一页,共25页。
一、体温过高的定义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一般而言,,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0C以上称为体温过高。
第二页,共25页。
发热的原因
引起体温过高的原因甚多,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较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三页,共25页。
二、降温的方法
1、冰帽、冰袋降温
2、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3、静脉降温
、
第四页,共25页。
1、冰袋、冰帽降温
将碎冰去除棱角后装入橡胶冰帽内。冰帽戴在患者的头部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使用前用薄毛巾垫于冰帽内层,以防颈部、耳廓等部位皮肤冻伤。两耳用脱脂棉花塞住防止水流入耳内。将用干燥毛巾包好的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使用时间不易过长,一般为15—30min。并且需要定时更换部位,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冻伤。冰帽、冰袋内的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效果。
第五页,共25页。
2、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达到全身用冷,为高热病人降温目的。乙醇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擦浴时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而且乙醇又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因而散热能力较强。温水擦浴的温度是32—340C;乙醇擦浴的水温度是300C,浓度是25%--35%乙醇200—300ml。
第六页,共25页。
2、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方法为擦浴时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以离心方向擦浴,擦浴顺序是两上肢、背腰部、两下肢;擦至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力并延长停留时间,以促进散热;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为擦浴的禁忌部位;擦浴毕,取下热水袋;擦浴后30分钟测量体温,若低于390C,取下头部冰袋。时间为每侧(四肢、背腰部)3分钟,全过程20分钟以内。应观察有无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有异常,停止擦浴,及时处理。
第七页,共25页。
3、静脉降温
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方法。将500—1500mL的液体冷藏于4—100C的冰箱中,以40—60滴/min的速度输入到患者体内,注意滴入的速度宜慢。降温幅度不易过快,以每小时降低20C左右为宜,过快易使患者出现寒战、虚脱,从而增加脑组织耗氧量加重病情。同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监测以肛温为准。
第八页,共25页。
4、其它
(1)化学制冷袋:可代替冰袋,维持时间2小时。一种是一次性的,是将两种化学制剂充分混合便可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观察有无破损、漏液现象,以防损伤皮肤。另一种可反复使用,又称超级冷袋,它是内装凝胶或其他冰冻介质,将其放入冰箱内4小时,其内容物由凝胶状态变为固态,使用时取出,在常温下吸热,又由固态变为凝胶状态(可逆过程),使用后,冷袋外壁用消毒液擦拭,置冰箱内,可再次使用。
第九页,共25页。
(2)冰毯机: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简称冰毯机。分为单纯降温法和亚低温治疗法两种。前者用于高热病人降温,后者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第十页,共25页。
体温过高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