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lùjī)挡土墙设计
第一页,共42页。
第一节 挡土墙的类型、构造(gòuzào)和布置
一、基本概念
挡土墙是用来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biàn xíng)失稳的一种构造物。
挡土墙的各部分名称如图:
第1页/共41页
第二页,共42页。
二、挡土墙类型(lèixíng)及适用范围
常见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
1.重力式挡土墙:依靠(yīkào)墙身自重支撑土压力来维持其稳定,特点圬工量较大,但其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较强
2.锚定式挡土墙:分锚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特点工程量省 ,施工安全,较为经济,有利于实现结构轻型化和施工机械化
3.薄壁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悬臂式和扶壁式两种,特点钢筋与混凝土用量大,经济性差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
4.加筋土挡土墙:通过填土与拉筋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稳定土体,特点施工简便、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少,而且对地基的适应性大 ,结构简单,圬工数量少,经济效益大
第2页/共41页
第三页,共42页。
第3页/共41页
第四页,共42页。
三、挡土墙构造(gòuzào)及布置
(一)挡土墙的构造
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是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伸缩缝等部分组成
1、墙身构造
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背坡度一般采用1:,仰斜墙背坡度不宜缓于1:;俯斜墙背坡度一般为1:~1:,衡重式或凸折式挡土墙下墙墙背坡度多采用1:~1:,上墙墙背坡度受墙身强度控制,根据上墙高度,采用1:~1: , ,如下图所示;在地形险峻地段(dìduàn),或过高过长的路肩墙的墙顶应设置护栏;设置沉降缝
第4页/共41页
第五页,共42页。
2、排水设施
由地面排水和墙身排水两部分组成
地面排水措施:①设置地面排水沟,截引地表水;②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下(shuǐ xià)渗,必要时可设铺砌层;③路堑挡土墙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
墙身排水:为了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墙身的适当高度处布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如下图所示:
3、基础埋置深度
第5页/共41页
第六页,共42页。
(二)挡土墙的布置
挡土墙的布置,通常在路基横断面图和墙址纵断面图上进行。
1、挡土墙位置的选定
路堑挡土墙大多数设在边沟旁 ,当路肩墙和路堤墙的墙高或截面圬工数量相近、基础(jīchǔ)情况相似时优先选用路肩墙,按路基宽布置挡土墙位置
2、纵向布置
挡土墙纵向布置在墙址纵断面图上进行,布置后绘成挡土墙正面图。如图:
第6页/共41页
第七页,共42页。
布置(bùzhì)的内容有:
(1)确定挡土墙的起讫点和墙长,选择挡土墙与路基或其它结构物的衔接方式。
(2)按地基及地形情况进行分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位置
(3)布置(bùzhì)各段挡土墙的基础。
(4)布置(bùzhì)泄水孔的位置,包括数量、间隔和尺寸等。
第7页/共41页
第八页,共42页。
3、横向布置
横向布置选择在墙高最大处、墙身断面或基础形式有变异处,以及其它必需桩号的横断面图上进行。
4、平面布置
针对于个别(gèbié)复杂的挡土墙,如高、长的沿河挡土墙和曲线挡土墙
第8页/共41页
第九页,共42页。
第二节 土压力(yālì)计算
一、土压力类型
根据挡土墙的位移和墙后土体所处(suǒ chǔ)的应力状态分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类型。
a)静止土压力;b)主动土压力;c)被动土压力
第9页/共41页
第十页,共42页。
路基挡土墙设计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