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内分泌功能..docx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很久以来人们注意到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引起垂体及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发
生变化。例如情绪紧张可以使妇女月经失调。紧张的考试可以使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但是信息如何从神经系统传到腺垂体,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解剖学家的研究证明在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虽然没有神经纤维联系,但存在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特殊门脉系统。并且进一步发现下丘脑有一些在形态上虽与一般神经元相似,但能分泌神经激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联系的方式,提出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即神经内分泌细胞起着换能器作用,把神经信息换成激素信息。
一、下丘脑与腺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一)垂体门脉
垂体主要由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供给血液。 垂体上动脉从基底动脉环发
出后,进入结节部和漏斗柄,然后分支,最后在漏斗处形成毛细血管网。由正中
隆起和漏斗柄的毛细血管网(第一级毛细血管)汇集为若干条小静脉,小静脉下
行至腺垂体前部,在脑垂体前部再一次分成毛细血管网(第二级毛细血管),上
述的小静脉即垂体门脉。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再汇合为垂体静脉, 垂体静脉出腺垂
体后,即汇入邻近的静脉。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门脉系统的第一
级毛细血管网接触,这样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激素就可通过毛细血管进入门脉系
统内,神经激素再从第二级毛细血管网透出而作用于腺垂体分泌细胞。 这样垂体
门脉就完成了下丘脑-垂体之间激素的运送,达到了功能联系。
(二)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调节肽
在下丘脑基底部存在“促垂体区”(主要包括正中隆起、弓状核等核团),
此区的神经元分泌的肽,经门脉到达腺垂体,调节它的分泌,统称下丘脑调节肽。它们中有些具有腺垂体外作用,有些在体内其它部分也能生成。下丘脑共分泌九种调节肽,已分离纯化的有五种称为激素,其它四种称为因子。现分述如下:
1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
是一种三肽,它主要促进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 TSH),后者促进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形成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轴。TRH有垂体外作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是一种十肽,主要促进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FSH和LH再促进女、男性腺生成卵子和精子,以及分泌雌、雄性激素,形成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
(GHRIH或GIH)
是一种十四肽,主要抑制腺垂体分泌生长素。它是一种作用很广泛的激素,它还能抑制FSH、LH、TSH等的分泌。此外,由于它还来自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它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胃肠道内分泌激素都有抑制作用。
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
它是近年提纯含41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它促进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形成了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
现在得到的GHRH有三种,分别由44、40与37个氨基酸组成,目前的研究
发现它仅有促进腺垂分泌生
下丘脑内分泌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