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语言的言和义的关系指导老师: 骆小所学生: 张玲学号: 07050102046 专业: 语言学及运用语言学论艺术语言的言和义的关系[摘要]本文从艺术语言“言”、“义”互相制约及影响两方面,讨论了艺术语言“言”和“义”的关系。[关键词]艺术语言言义关系艺术语言,从语言的角度看,是指相对于正常语言编码而产生的变异的语言艺术,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看,是对常规语言编码的超越和违背,其作用在于拉大辞面和辞里的距离,表面上是背离语句不规范性,但其深层藏着更特殊的审美含义,辞面只是言语形式,辞里才是实质,艺术语言的言语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然而,光是在语言的樊篱下,是很难以表达主观的情思和人的种种心灵之意的,为了追求尽可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艺术语言不得不借助于“图形编码”这一特殊的艺术思维方式,即发话人把审美情感、生活认知等主观因素寓于特定的、具体的自然物象之中,此时的物象经过主体的审美观照后,变成了特有的“心象”,这里的“心象”是主体的情感所寄托的载体,从而使物象上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性艺术符号,即“立象以尽意”。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语言在语言编码中的语言符号一旦不可能尽其意,便不得不借助于“立象”来冲破语言符号在表情上的局限性,从而达到“立象以尽意”。这里的“变异的语言”和“象”是艺术语言得以产生的艺术媒介,从而使得普通的“语言符号”上升为“艺术语言符号”,使普通的“物象”变成审美主体的“意象”。甚至可以说,“意”是在变异的语言编码所产生的艺术语言仍然不能详尽主体之意时,在走投无路, 辞源枯竭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必由之路,即叩响“象”之大门,立“象”尽意,以求主体情意的寄托载体,从而使情得之释放于“象”中。人在表情达意时受到普遍语言编码系统的束缚,不可能用常式语句这种有限的语言符号系统区表情达意。于是当人们在进行言情达意时往往对语言系统进行重新编码,在“言”的樊篱下寻求适当语句文法和表情修辞方式,经过无数次的言语活动,人们借旧有的“言”的语言即普遍语言进行重新编码,使普通的语言符号上升为“艺术符号”——修辞格,修辞格是人们对普通语言的重新编码和“修饰”,也就是说,如何“刷饰”或调整安排语言编码,以使它的表达性能与作用收到最好的效果。如修辞格中的谐音双关和谐音飞白就是利用语音的变异编码而形成的;比喻、借代、反语等由语词的义位变异编码而得;转品由词性进行类属变异而得;移就、比拟、通感、量词移用、反饰等由词语变异组合搭配而得……“言不尽意”的观点说明,我们在使用“言”时往往会觉得这件工具的不熟练,不称手,或者说这工具本身存在着不适应达“意”这一需求,于是需要对这一工具进行改造、重新编码。在修辞格这种艺术语言符号中,人们把意、情、智赋予这个艺术载体之后,有了一个存身的栖息之所,甚至可以美称为“诗意的家园”,修辞格这一艺术语言媒介凝聚了主体的情感思想,成为一种深蕴情感内容的表现性形式。现就艺术语言中言与义的关系浅论如下: 一、艺术语言的“言”是为表达其“义”服务的。而“言”必须丰富多样, 要个性化,要有使用者的个性特点。语言是具体可感的。不同的艺术语言可以传达不同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既可以是庄重严峻的,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还可以是幽默夸张的。既然生活本身是无限丰富的,那么,表现生活的艺术语言理应比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不应是贫乏单调、千篇一律的。不
艺术语言的言和义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