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
谈谈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古代"礼记"记载“师者,教之以亊而喻诸德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可见古代育人以德为先,提倡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德〞而成亊。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教书育人有了新一层含义:是谓“教书〞与“育人〞,教书即传授学生专业文化知识,使其能够通过专业技能自食其力,并取得一定的专业成就,这是教学任务的“硬件〞。“育人〞是指从德育上培养学生的道徳认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使其成为对社会有奉献的人,这是教学任务中的“软件〞。
大学一般把“教书、〞“育人〞当作两项任务来抓,于是乎一些大学教师在尽心尽力淮备教学任务的同时,往往在课堂上无视了“育人〞。其实,教书育人虽然从构调形式特别是语义分析上看,确实是一种并列关系,这可能也是不少人对教书肓人产生一种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从教书育人的内在逻辑特别是本质内涵上看,教书育人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因而它们不是并列的、同一个层次的问题,更不是两种工作或两项任务, 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严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方案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
. .
. v .
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如果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
可见,对教师而言,很本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或教书与育人相互脱节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但凡教师都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凡从事教书育人的人都能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教育实践说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只讲教书不讲育人,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即使是知识渊博无所不懂 ,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根本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诸如此类的例子,马加爵、药家鑫、X海洋等,举不胜举。,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就不能被成为是教育了。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同等的重视,应该同时进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浅谈教书育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