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第一页,共18页。
第1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8页。
第2页/共17页
第三页,共18页。
语言(yǔyán)暴力
良言入耳(rù ěr)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3页/共17页
第四页,共18页。
概述(ɡài shù)
语言暴力(bàolì),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
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
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
范畴。
而低龄语言暴力(bàolì),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
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bàolì)源
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
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bàolì)就属于这
一类。
第4页/共17页
第五页,共18页。
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语言暴力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chángjiǔ)的,不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说,“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第5页/共17页
第六页,共18页。
网友对网络语言(yǔyán)暴力的反应
第6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8页。
第7页/共17页
第八页,共18页。
“傻猪”、“别给脸不要脸”、“换作我楼上跳
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
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
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
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
的语言。
无独有偶, “中安行动”组
委会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shānghài)”“同
伴暴力”“运动伤害(shānghài)”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
园伤害(shānghài)问题。其中,%的被访小学认
为,“语言伤害(shānghài)”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8页/共17页
第九页,共18页。
校园语言暴力,主要(zhǔyào)有两方面的来源:
一 、老师对学生,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
二 、是同学之间,比如给别人起绰号、公开别人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cháoxiào)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
第9页/共17页
第十页,共18页。
校园语言暴力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