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茶园喝一杯锡兰红茶.doc去茶园喝一杯锡兰红茶我学着他的样子,把整个人吊在车厢外面,时而张开单臂,拥抱被风挟裹着的雨后清新的空气想喝一口正宗的锡兰红茶并非易事,飞到斯里兰卡之后,先是坐了 5 个多小时快散架的巴士, 再转轰隆隆的高山小火车, 穿越层层叠叠的雾气和仿佛坐落于云端的小镇。抵达海拔近两千米的茶园小镇努沃勒埃利耶后, 空气一下子冷冽起来, 换上厚外套, 再叫上一辆突突车, 连续几十个下坡急转弯,朝藏在半山腰的茶叶工厂驶去。这才终于看到当地最大的茶叶工场 Mackwoods 的招牌, 恰好处于雾气与山头的交界处, 若隐若现, 乍看像老电影开场前的那一帧。一批欧美大妈下车后, 飞快冲到观景台前和对面山上的大招牌合影, 俨然把它当成了 Hollywood 。下着蒙蒙细雨,细到打伞也是徒劳,仿佛是水雾给你穿了一层蝉衣, 放眼望去尽是 360 度无死角的绿色, 空气中湿度极高, 清新舒畅。即使是雨天, 女工仍然披着防水装备、挎着大袋子采摘茶叶。一百多年前, 种植园老板从印度带来一大批泰米尔采茶工, 他们的后代依然在此做着同样的工作。身穿蓝色纱丽的姑娘带我参观茶厂, 讲解红茶的每一个步骤, 如何发酵、干燥、分级, 我才知道红茶用的叶子那么大, 磨得越碎味道就越重, 绿茶跟白茶用嫩叶,自然更矜贵。茶厂自带的 Caf é 建在悬崖边, 为来客提供免费的红茶品尝, 也可另点几块小甜品搭配。热带人民嗜甜, 一大碗白砂糖同茶一起端上, 往往一杯茶半杯糖。红茶性格随和,多加配饰也不觉突兀,反倒增添了别样风味。这个小岛盛产香料和水果,出产的红茶也更是口味丰富,薄荷、肉桂、胡椒、柠檬、桃子、草莓,甚至有少见的红毛榴莲和百香果味。此时呷着刚煮出来的锡兰红茶,特意跟舌头上的味蕾们打了个招呼, 都醒醒,打起精神来,集中精力品尝吧。入乡随俗,忍不住加了几勺糖, 享受那片刻甜蜜的愉悦刺激。努沃勒埃利耶出产的红茶色香味略淡一些,直到埃勒小镇的乌沃茶( UVA )才给我带来味觉的冲击,明亮的橙红色,苦涩中带有甘醇,花果香若隐若现。没错,有些东西必须要尝过最好的之后才会萌生感受力。作为斯里兰卡最主要的一项出口商品, 锡兰红茶是斯里兰卡经济一大支柱。盛产全球最著名红茶的过程还有一点曲折,最早咖啡风靡起来,英国人计算着分一杯羹, 马上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 今日的斯里兰卡) 开辟咖啡种植园, 可惜天意弄人, 咖啡树害虫灾死了大片, 反而茶树大获成功, 意外造就了这块红茶产地。当初, 英国人规划茶园线只是为了尽快把红茶运出去, 铁路直通科伦坡港口。一百多年过去, 火车依旧是殖民时期的样子, 连速度都没有变化, 维持着那复古的哐
去茶园喝一杯锡兰红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