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威尼斯小艇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2威尼斯的小艇主备人:董雪梅 2012-2013 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备课时间: 2012-11-20 上课时间: 11月 16日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4~6 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 提高审美情趣。 3.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 2. 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四、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作业: 1.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 制作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标志,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课件,如: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天安门等,最后出示威尼斯的小艇。) 2. 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 出门见水。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22课《威尼斯的小艇》( 师板书课题) 3. 课前你查到了威尼斯的哪些资料, 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 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一百多个小岛, 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 整座城市内 107 条水道纵横交叉, 117 座桥梁横跨水道, 连接着 108 个小岛。因此, 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之称。)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威尼斯看看。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三、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 1. 同学们说得很好,知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那课文的中心段是哪一段?(第 1 段)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再读第一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谁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起来? ( 因为河道纵横交叉, 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2. 威尼斯的小艇什么样子?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艇的样子。你想象到的小艇什么样子, 说说?你怎会有这样生动准确的想象? ( 根据文中的语句展开的想象) 出示第二自然段: 是啊,同学们的想象抓住了文中的三个比喻句(相机出示小艇简图) 把又窄又深的独木船比作——独木舟把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比作——天边的新月把行动轻快灵活比作——田沟里的水蛇有了这三个比喻句,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让我们读完文字就能想象出小艇的样子。马克吐温真不愧是美时的作文中注意用词的准确,语句的生动。 3 、请大家看着小艇的模型试着背诵第二自然段,自由背一背。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坐上这样的小艇一定感觉非同一般,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 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又如何?(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到很有情趣。) 2. 发挥想象, 谈一谈, 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 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 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 3. 带着这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

威尼斯小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