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定义
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
症状:
呼吸困难
乏力
体征:
肺部湿啰音
颈静脉压力升高
水肿
引起心衰的原发病:
冠心病↑ 高血压病↑ 风湿性心瓣膜 ↓
第一页,共67页。
心力衰竭的分类
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
(HF-REF)收缩性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
(HF-PEF)舒张性
急性和慢性心衰
第二页,共67页。
心衰的分类—依据发生速度、严重程度
慢性心衰 稳定性心衰(稳定1月)
缓解↑↓恶化
急性心衰 {
急性失代偿性
新发心衰
*
第三页,共67页。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RAAS
交感神经
心肌死亡
心肌
病理性
重构
第四页,共67页。
心室重构
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第五页,共67页。
症状与体征
症状 体征
气短 颈静脉充盈
端坐呼吸 心脏奔马律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肺部湿罗音或哮鸣音
咳嗽 肝脏肿大
乏力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夜尿 腹水
纳差 周围水肿
第六页,共67页。
心衰四大重症
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晕厥
心跳骤停
心脏停搏:4s—一过性黑朦
5-10s晕厥
>15s抽搐(阿斯)
第七页,共67页。
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重在预防
心衰的阶段
定义
患病人群举例
阶段A
(前心衰阶段)
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阶段B
(前临床心衰)
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脏病。
左室肥厚、无症状心脏瓣膜病、OMI等。
阶段C
(临床心衰阶段
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有症状、体征。
阶段D
(难治性终末期)
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且需要特殊干预。
因心衰须反复住院,且不能安全出院者
*
第八页,共67页。
心力衰竭的病因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
冠心病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肌炎和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心肌病
第九页,共67页。
心力衰竭的病因
二、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左、 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
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
血、甲亢
第十页,共67页。
2014年慢性心衰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