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和( 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 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 移动放大镜)和( 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大小) 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 透明水晶) 琢磨而成。在 13 世纪, 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 、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 、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 、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 ,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 9、两个( 凸透镜)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 (云母) (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 、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 显微镜), 发现了( 微生物)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200 万倍)。 14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等组成。 16 、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 、生命体细胞具有( 消化)( 呼吸)( 排泄) (生长) (发育) (繁殖) (遗传)等功能。 19 、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 、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 (变形虫) (眼虫) (喇叭虫) (鼓藻) (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 (蓝) (绿)三种颜色组成。 22 、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 ,蚜虫的大小如(针眼) ,
科学六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