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抗震加固设计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建筑能够具有足够的抗震性,建筑抗震加固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中的重点课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不断高设计水平,确保应用抗震加固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满足建筑工程设计要求。本文将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我国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经常发生地震灾害,并且影响的范围较大,一旦有地震发生,就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必须不断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降低建筑在地震时发生坍塌的概率,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在建筑工程中积极采用抗震加固设计,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1建筑抗震加固设计原则
在对建筑进行加固设计时,为了保证抗震加固的质量与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需要满足的抗震能力,再明确抗震加固要求,为建筑选择合适的抗震加固方式,其中包括构
2
件加固、区段加固以及整体加固等。
(2)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时,必须做好内加固与外加固的对比。选择内加固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建筑的外立面,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选择外加固的方式则会减少对建筑正常使用的影响,还可以结合外立面的更新进行加固,但是,如果建筑的抗震墙间距过大,想要达到预期效果的难度较大。
(3)如果选择增加抗震墙抗侧力构件的加固方式,需要选择是否改变原有的结构,这时需要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使用功能、改造要求等,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对比来确定加固方案。
(4)在对建筑进行加固后,其刚度、变形能力、承载能力以及质量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选择了增加承载能力的加固方式,必须保证其承载能力的增大能够满足因刚度与质量的增加带来的影响。而选择增加变形能力的加固方式,则必须保证目前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的要求。
2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大部分的建筑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对这种建筑结构而言,为了提高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
3
增加主体结构截面面积的方式实现,这种利用增加结构截面面积的加固方式,通常应用在建筑的梁柱结构抗震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结构加固方式具有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然而,这种加固方式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增加结构截面面积的同时,必须重点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会因结构出现局部的刚度或质量的变化而出现共振的情况,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第二,由于结构加固的施工时间长、湿度大,可能会对影响建筑的美观性。因此,增加结构截面面积的加固方式只适用于梁柱结构这种不会影响表面的位置,一般不会应用在房屋外部。
外包钢加固方式的操作十分简单,使用角钢将建筑主体结构的四角包裹起来,角钢之间则通过缀板连接在一起。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外包钢加固分为干式外包钢加固与湿式包钢加固。其中干式外包钢加固的操作简单,施工难度低,但是,湿式包钢加固的
建筑抗震加固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