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
第一部分 病毒病
1、鸭瘟
【发病年龄流行季节】
各种年龄均发病,但以成年鸭发病和死亡比较严重,一月龄一下发病少
春夏之交和秋季比较容易流行
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诊断要点】
眼睛流泪、鸭子不愿意下水
鸭子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
下痢,绿色或则灰白色稀粪
口腔、咽喉头有坏死病灶、食道有条纹状溃疡、泄殖腔黏膜出血或则溃疡(特征病变)
小肠有出血环、心内膜有出血
【实验室诊断】
elisa
PCR
【治疗方案】
疫苗接种:鸭瘟弱毒疫苗20日龄接种,免疫器达6个月
80天可以再接种一次
2、鸭病毒性肝炎
【发病年龄流行季节】
一周内鸭发病死亡率极高,一月以上的鸭子很少发病死亡,成年鸭不表现临床症状
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不经蛋传播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诊断要点】
神经症状,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肌肉抽搐
潜伏1-4天,死亡快
肝肿大,质脆,棕黄色,表面见有出血斑点,胆囊充盈。
肾肿胀与充血。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脾有时肿大。
【治疗方案】
鸭群发病的初期,可应用高免蛋黄抗体治疗(山东信得、洛阳普莱柯、四川绵阳宝来生物有批号),-,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3、水禽副粘病毒
【发病年龄流行季节】
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病是鹅和番鸭群发生一种以胃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日龄与品种的鹅和番鸭均可感染疫病传播速度很快,往往在一周内传染全群,死亡率在20%以上,有的高达80%。国内已分离鉴定了多株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
鹅和番鸭都可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而引起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病禽和带毒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禽所产的蛋也可能带毒。已知本病毒对鹅、番鸭和鸡均具有高度的致病性。
【诊断要点】
病禽精神沉郁,减食以至食欲废绝,腹泻,便稀,有的呈红色。部分病禽头部肿大,下颌部出现水肿,刺破后流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病程约2~3天。邻近的散养鸡则出现发病和死亡。
自食道—腺胃交界处、肌胃角质层至直肠—泄殖腔交界处粘膜出现严重的出血和溃疡灶,溃疡灶大小不一,从米粒大小至豌豆大小,并在部分溃疡灶表面附着黄色伪膜。肌胃角质下散布芝麻粒状出血点,严重者溃疡灶密布整个胃肠道(故称之为“溃疡性胃肠炎”)。胃肠道内容物呈鲜红或暗红色,少数鹅泄殖腔、法氏囊粘膜出血、溃疡和形成黄色伪膜。肠内容物涂片镜检,可见到大量的红细胞。
脾硬化,实质密布白色坏死灶。
肺淤血,胰腺和脂肪组织表面出现出血点。食道粘膜未见异常。
【预防与治疗方案】
鸡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5—10头份肌肉注射免疫
用鹅副粘病毒病油佐剂灭活疫苗,于7—15日龄肌肉注射免疫,-,在7—10天左右产生免疫力,可有效地预防鹅和番鸭发病。种鹅应在产蛋前1—2周再以灭活苗接种一次。
4、鸭流感
【发病年龄流行季节】
以20日龄至产蛋初期的青年鸭(鹅)最多见
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0%,
【诊断要点】
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骤减以致废绝,饮水增加,粪便稀薄呈淡黄绿
常见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