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冬季防寒手足冰凉冻疮的对策2.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冬季防寒—手足冰冷、冻疮的对策
手足发冷,中医又称之为厥逆、寒厥、阴厥、冷厥,指肢体厥冷由于阳衰阴盛所致。《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又:“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寒厥何失而然也?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医方考》卷五:“阳气衰乏者,阴必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寒厥者,寒气逆于下也。”寒厥除四肢厥冷外,每有身冷面青,踡卧,指爪发青,腹痛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甚则不省人事。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的生理功能: 1、温养功能 2、气化推动功能 3、卫外固密功能
阳气的病理:1、阳偏盛 2、阳偏衰
现代医学认为手脚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律神经的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引起。加上脚趾、膝盖、肩膀、手指等都是运动较多的关节部位,脂肪少,热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较少,更容易感到发冷。皮肤血管,尤其毛细血管(微循环),是调节体温的另一要素。热胀冷缩,外界温度降低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和减慢流经皮肤的血液,从而降低散热量。相反,外界温度增高,则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多,血循加快,经皮散热量随之增大。皮肤动脉和静脉之间吻合支丰富,其活动受交感神经支配。冷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动静脉吻合关闭,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散热减少;热应激时动静脉吻合开开启,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增加。四肢大动脉也可通过调节浅静脉和深静脉的回流进行体温调节,体温升高时,血液主要通过浅静脉回流使散热增加;体温降低时,主要通过深静脉回流以减少散热。
那种人容易手足冰冷?
一般的来说贫血和肠胃病患者,营养缺乏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者,或者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以及压力过大、血糖太低或低血压都会导致手脚冰凉。特别是女性经期孕期和产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凉。
对症处理措施
“寒者温之”为原则,其具体治法归纳起来不外:扶正祛邪,交合水火,调理气机,急温回阳。其每一治法又各具特点。当正邪相争之际,扶助正气,祛除外邪,具有相辅相成之义。
从生活方式来说,冬季锻炼宜慢跑、散步、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不宜做过度、高强度的运动。运动时注意保暖,过冷过热对身体都不好。
半身泡浴是解除体质寒性最适宜的方法。即使在冬季,许多人都认为洗淋水浴只需把身上出的汗冲冼干净就可以了。然而,洗泡浴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体温,还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紧张,让人体得到极大地休息。将身体泡在胸部以下的温度大约为37~38℃的浴水里,注意浸泡的时间为20~30分,与将背部浸在浴水里的泡浴相比,半身浴给心脏添加的负担更轻,施加给身体的压力也小。
此外,使用温水泡脚,也对消除腿脚发冷能起到良好效果
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
同时,饮食选择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多吃新鲜蔬菜。

冬季防寒手足冰凉冻疮的对策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