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光》 ( 第一课时 ) 教学设计
《五彩光》 ( 第一课时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想像句子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
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的神奇美丽,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理解“漫山遍野、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累语言。
教具准备
CAI. 课件(内含五彩池实景风光片及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
1、讲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检查预习,反馈交流,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神奇”。
1)小组自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整体感知,反馈学生读懂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3)质疑问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教学重点。
二、精读,再现形象悟神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交流读后的感受。
1)选择你最喜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
2)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水池的特点。
1)引导学生抓住“漫山遍野”“无数”“数不清”“有 有 有 ”省略号等重点词及标点符号,体会水池多而且美。(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教师范读,配乐渲染,启发学生想像评议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2)学生交流刚才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4、. 课件再现五彩池的奇特景观,对照、印证刚才的理解与想像,进一步感悟五彩池的“神奇”。
1)观看 . 课件谈感受。
2)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5、小结。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什么?
2、再读,你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试着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概括第一句。板书:池池色不同。
2)学生先自己说,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概括第二句。板书:一池水多色。
3)学生直接概括第三句。板书:有色变无色。
4、. 课件展现这三句话描绘的 ` 景观,学生一边看一边进一步思考:从这三句话里,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5、师生对读,积累语句。
6、小结。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形成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是什么?
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三、熟读,积累语言忆神奇
1、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自由读。
2、回放美丽神奇的五彩池水风光片。
3、诵读交流。
四、诵读,运用语言赞神奇
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
2、“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3、“五彩池”是怎样的池?
4、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5、齐读最后一句。
6、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
--------------------------------------------------------
------------------------
第五单元各课时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各课时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一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主要是关于
口算方法的探讨。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么算?”,再分组交流讨论。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整百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很
好的迁移到这节课中的学习, 3 乘 1 等 3,再在 3 后面添上 3 个 0,等于 3000。虽然学生知道“因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末
尾添上几个 0”但为什么要在后面添 0,学生不是很清楚。在例题教学时,学生出来了一种算法,我指出, 10 个 300 是 3000,所以等于
3000。第二道算式, 6
《五彩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