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愚公移山.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愚公移山
《列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把握本文的寓意。
2、结合时代特点,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3、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难点:
1、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2 、“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人新课:
1、导语: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 )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 当然也有人认为 “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 一定要移山呢 ?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2、作者简介: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 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已散佚。今本《列 子》 是东晋人搜集古代资料编写而成, 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背景资料:
《列子》一书记载的神话寓言资料十分丰富,一些在中国相当著名的神话,皆出现 于《汤问篇》。有的作品上古时已经出现,在《列子》书中稍作调整,如《夸父逐日》;有 的则早已流传民间,但在《列子》书中首先记载下来, 《愚公移山》就是典型的例子。书中
表现的思想是魏晋时代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有些还反映了佛教思想,
本文却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教育作用。
4、题目解说: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讲的就是围绕愚公移山的事件而引出的一则动人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1 字音认读:仞(ren) 冀(ji) 箕(ji) 畚(fen) 孀(shuang 龀(chen)
( kui )
亡( wu) 厝(cuo) 雍( yong) 陇(long)
2、字形辨识
r遗(yi)遗产 j 冀(j i)冀州 彻(che)彻底 娥(e)娥眉
丫遣(qi cn)派遣丫 翼(yi)机就 沏(q i)沏茶 饿(e)饥饿
3、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 )方七百里 (方圆,指面积。这里周围的意思。)( 2)指通豫南 (通“直” 一直)
(3)阳 (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4)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5)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 (削减) (6)如太行、王屋何? (把”怎么样)
(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土筐) (8)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指山上的草木)
(9)汝心之固 (固执、顽固)(10)虽我之死(即使)(11)何苦而不平(愁)
4、 词性活用、一词多意、通假字
(1) 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2) 一词多意:且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 )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5、 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1 )惩/山北

愚公移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