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自我,开放的课堂.doc开放的自我,开放的课堂〔关键词〕语文教学; 开放; 课堂这是个开放的时代, 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知识不再是教师独自垄断的, 课堂不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 教室也不再只是在课堂上。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更加开放的自我, 能不断学习新知, 生成新的思考方法、新的体验和感触,把课堂变成和学生一起交流、体验、思考和成长的场所。我所任教的学校,学风比较活泼,我在教室外面上过《兰亭集序》, 让学生在晴好的天气中感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让他们在一抬头一低头之间想象今天的情景将不再重现,体会:“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悲哀。我还在教室里上过《兰亭集序》,我让学生们准备了笔墨纸砚,还有白水, 模仿古代文人在曲水流觞中畅谈自己的人生追求, 并在宣纸上留下来。学生很享受这个过程, 他们感受到了学习古代文人并不是学习他们曲水流觞的雅兴,而要学习他们的胸怀和志向。春日, 校园的玉兰花开, 我会让学生去观察它的开放和凋零, 引导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他们的内心感发。春日花季向日休,二十八字使人忧。辛夷花开虽日短,落花难懂写诗愁。( 程诗豪, 这个学生他写不出来诗, 他叹息自己还没写出诗来花就败落了) 隔窗远望白玉兰,点破初春一抹寒。不与粉黛争颜色,直立树梢若自莲。(高菲,这个学生看到了玉兰的孤芳自怜的品质) 三月将过气犹寒,窗外新枝缀洁白。莫问花期何日过,正值春日争相开。(李菲,这个学生看到的是玉兰花期虽短,但是也要奋力绽放) 一日盛开万点柔,暗香浮动角城楼。风吹香去云不动,云摇风来花自羞。辛夷飘飘何所似,落入花泥未可留。腊梅零落冬归去,何来白雪落离愁。( 柯蕾, 这个学生看到的是玉兰花的美以及它由盛开到败落带给诗人的离愁) 万物皆教室, 用生活中的一个微小的事物, 来让学生来感发, 这既可以调动他们的观察力, 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这些自然的物象来启发学生。我发现每个学生的悟性不同, 他们在接受物象给自身的启示时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 都是朝着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那条路上走。学校还把教室搬到旅行中, 我是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去年四月份, 我们带领学生去了南京、镇江、安徽的和县、苏州, 一行六天, 学生的收获很大。在途中我引导他们思考并写诗,效果非常好。游北固亭蔡佳?h 万里跋涉沐炎日,只为北固寻旧州。江水东流潇洒去,英雄北顾寂寞留。古木静挺距空楼,宝刀深藏吟闲愁。吾今但阅稼轩句,千古豪情不肯收。这是我带的组的一位女生写的, 当时我在北固楼给他们讲了辛弃疾和他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苏州夜闻雨宁思衡天公震怒雷欲狂,急雨敲窗骤风凌。且待我与天君议,明日可否不共行。这是我那组的男生, 他在苏州寒山寺时我带他看寒山碑林, 指着那上面的字一一认过,那是从唐以后到当代名家写的《枫桥夜泊》,看完他问我,“老师, 我得作出什么样的成就, 他们才可以请我来写字? ”我说:“你首先字要写得好,然后也得是某一领域的权威吧。”我看到这个孩子眼睛里有东西在闪烁,可能是志气吧。这是他晚上写的,这首诗写得一般,但立意很有气魄。有了这样的接触,我就经常鼓励他,他自己也很努力,进步很大。总之, 教书不应局限在一时一地一文, 能够随时随地抓住契机来启发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最有效。我后来还让学生写过《当黄蜂飞进教室》《雾霾》等,让学生抓住生活中的物象来加工、思
开放的自我,开放的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