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能力我的梦.doc我的能力我的梦〔关键词〕生涯规划;教学案例;高中一、案例实施背景现今, 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意识还很淡薄。多数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考大学”,至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或者将来有意向从事什么工作, 未来想过怎样的人生, 却没有仔细思考过。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 与目前教育模式缺乏差异性与选择性以及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2014 年,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改革作了部署,上海、浙江等地将开展高考改革试点, 201 4 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不分文理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大学想学的专业及职业规划确定高考选考科目, 这些改革措施从高考制度上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此次高考改革犹如一剂强效催化剂,使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实践层面的探索也越来越多。笔者所在学校通过三年的生涯教育实践, 探索出了“四合一”的生涯教育模式,即, 由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学生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四个方面构成生涯教育。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 各自承担相应的功能。而笔者认为,在学校开展生涯教育,课堂教学处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地位。有了课堂这个阵地, 学生可以系统地构建生涯规划的理念与方法, 生涯辅导教师也能更深入地接触学生,有利于学校形成浓厚的生涯教育氛围,这是单纯通过碎片式的生涯教育活动所不能达到的。相应地, 这也就要求我们能够精心构建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好每一堂生涯规划活动课,让学生能在生涯课上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决策、目标和行动。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学会生涯规划的理念与方法, 进而决定自己的生涯目标和发展方向, 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能力探索则是生涯辅导认识自我( 知己) 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探索目标是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 哪些方面存在优势, 哪些方面存在弱势。很多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学习中的挫败, 以至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都很低, 甚至不相信自己可以掌握一些技能。所以, 在能力探索模块, 我们需要通过学生对能力的深入认识, 发掘出学生不同的能力与优势, 借此让他们更加认识自己, 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发挥潜能。本文就以“我的能力我的梦”一课为例,浅谈如何在能力探索模块组织生涯课堂。二、案例描述环节 1 :引入教学一开始, 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 2014 年第三期《最强大脑》节目中, 被称为“中国雨人”的周玮靠心算算出三道十分复杂的计算题。视频结束,教师问:“看完视频,大家有没有发现周玮在某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呢? ”学生回答:“有,数学运算方面能力超强。”教师又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周玮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呢? ”学生回答:“好像语言表达方面比较弱。”教师回应:“是的,周玮在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可以说, 周玮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 他的优势极大地优于常人, 弱势也极大地弱于常人, 能力发展非常不平衡。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个人能力有优势与弱势之分呢?你的优势能力与弱势能力又是什么?与未来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这节生涯规划课的主题就是“我的能力我的梦――能力探索”。通过周玮这个优势能力与弱势能力分化极为明显的例子, 形象地引出话题,引发学生对自己
我的能力我的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