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泰坦尼克.doc琼瑶的泰坦尼克为琼瑶的小说流泪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我大学的女同学们常常捏着泪湿的手帕,看《失火的天堂》或者《心有千千节》而双目迷离。作为燕赵之地的子孙, 西北高天下的苍莽黄沙, 边塞草原上的铁马冰河, 是我心中所更加亲近的。因此, 于琼瑶书中的恩恩怨怨, 多少觉得是“小女子心态”,和我不大相关。曾想当然地认为,能写出这样作品的琼瑶,无疑问是个感情世界坎坷无比又丰富无比的小资。当她在铺了天鹅绒的大床上为了爱情辗转反侧的时候,我正在和兄弟们在风雪漫天的机场跑道上为波音 737 换轮子。我们的世界,没有交集。直到看了她的《我的故事》。-1-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读的。早晨开始看,直到黄昏,因为我读完之后,又反复了一遍。那一天,琼瑶的世界在我的心中天翻地覆。《我的故事》是琼瑶的自传。我想,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不可以算作真正明白琼瑶是怎样一个人的。这本书中记录了一段我们早已忘记的历史,也颠覆了我对琼瑶的看法。琼瑶的确出生于教授之家,书香门第。然而,她记录下的童年,却和小资没有多少关系,她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的是――逃难。-2- 1944 年,六岁的琼瑶,随着全家――祖父、父亲和母亲、哥哥、弟弟……开始了逃难的历程。那一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琼瑶家的祖屋所在地衡阳,是两军决战之地。中国军队第十军在这座城市死守了四十七天, 终因援军不济, 力竭城破。逃难中, 琼瑶第一次目睹了死亡。“山沟外面, 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 接着, 有一个人影从我们掩护着的松柏外面闪过去。我们全吓怔了, 忘了哭, 也忘了叫, 瞬时间, 山沟中寂然无声, 我从松树的隙缝里望出去, 正好看到那奔跑着的人──一个平凡的农人, 腿上滴着血, 一跛一跛的飞跑着逃走, 然后, 就是一阵日本人的呼喝声, 又一排枪声, 那农人倒了下去。我呆住了, 第一次了解死亡是怎样突然就能来临的, 第一次看到鲜血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里流出来。”接着,他们又被日军围住搜查,一切财产都被抢去,连琼瑶的母亲都险些被日军掳去。“一向文质彬彬的父亲,立即爆发了,他陡然间冲过来, 抱住母亲, 对那日本兵大吼大叫:‘放手! 你这禽兽! 放手!’一切发生得好快,我看到那日本兵举起木棒,对父亲拦腰一棒,父亲站立不稳, 那山沟又是一个往下倾斜的斜坡, 父亲摔了下去, 顺着斜坡, 就一直往下滚。祖父忍无可忍,也冲上前去,日本兵再一棒,把祖父也打落坡下,然后, 他继续拉着母亲, 往山沟外面拖去。母亲用手抓紧了山沟两壁的青草, 哭着往地上赖。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 母亲又将被掳走, 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对我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 麒麟和小弟都扑了过来, 分别抱住母亲的腿, 也放声大哭, 我们三个孩子,这一哭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只是因为琼瑶的弟弟恰好和带队日本军官的孩子同岁,拨动了他的恻隐之心,一家人才逃过此难。-3- 写下这样文字的,是我们所认为自己熟悉的琼瑶吗? 在这本书中,琼瑶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处处都是那双六岁的眼睛亲眼所见――为了避免大家被发现,表叔伸手去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悄然将与琼瑶每天抱着睡在一起的小妹丢弃在旅途中; 父亲母亲赴水自尽又被琼瑶的哭声唤回; 生死辗转中祖父却固执地在口袋中留着自己抗日救国的诗歌,宁可被枪毙也不让汉奸侮辱……弱国子
琼瑶的泰坦尼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