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童“画”、童“化”.doc童“话”、童“画”、童“化”【摘要】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面对儿童数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笔者积极探索童言童语的教学方式,着力以童“话”数学、童“画”数学、童“化”数学作一线研究, 以期表达一个理念: 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关键词】数学素养;童“话”;童“画”;童“化”“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不要抱怨孩子学不会, 而应该反思我们怎样教。” 2013 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为了学生达到三大目标,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觉得课堂所呈现出的教、学能力值得大家深思, 主要表现在概念化知识缺乏语言梳理, 情境化知识欠缺直观呈现, 推理性知识鲜有操作经验。为切实培养儿童的数学素养, 笔者积极探索童言童语的教学方式, 着力以童“话”数学、童“画”数学、童“化”数学作一线研究。一、童“话”数学童“话”――创编儿歌, 寓教于乐。例1: 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数的大小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边读边唱:“大于号,小于号; 大数在前大于号, 小数在前小于号, 大嘴总朝大数笑, 大嘴两点先画好,尖尖最小不吵闹。”童“话”――赘言几句, 获益良多。例2: 在下面的练习中, 要指导学生学说话,多说话。如:图1中, 这里三角形多, 圆形少, 三角形比圆多, 圆形比三角形少;图2中, 这里正方形少, 圆形多, 正方形比圆形少, 圆形比正方形多。在后续的学习中, 学生会想说很多“话”。例: 黄金鱼有 18条, 红金鱼比黄金鱼多 5条, 红金鱼有多少条?学生会抓住关键句、关键字“红金鱼比黄金鱼多 5条”,说出“红金鱼多,黄金鱼少,要求红金鱼的条数, 用加法计算。”由此可见,童“话”数学语言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中至关重要。童“话”――培养语感,启迪智慧。例 3 :在 7、 20、 19、 10、 17中, 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大于 10 的数有( )个。其中, 大于 10 的数有()个。不少孩子填写成: 20、 19、 17。这不仅是孩子阅读习惯的欠佳, 同时, 也反映出我们老师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指导不够。虽然都是( ) ,但表示的含义各不相同。归纳( )的多种表示读法:谁,几,什么,多少,怎么样等等。可以指导孩子这样读:在 7、 20、 19、 10、 17中, 最大的数是“谁”, 最小的数是“谁”, 大于 10的数有“几”个。也可以创编儿歌,如:小小括号学问多,“什么”“多少”“谁”“怎样”,都能用它来表达。这样的童“话”,更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二、童“画”数学童“画”――划出重要的步骤。例4: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混合运算时, 要求学生划出重要步骤就能运算准确。如: ■,先算( - ) ,再算 4 × , 最后算 + ; 学生计算到 4× + , 也会自然地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
童“话”、童“画”、童“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