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读书心得体会.docx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教师礼仪》读书心得体会
学校作为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庄严又平和,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与此相适应,就要求必须有合适的礼仪规范,这不只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也是学生养成优秀教养以便于融入社会的要求。
我们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举手投足之间是否拥有礼仪,能否讲文明、懂礼貌已成为权衡一个人文明涵养的尺度。所以,当我们想让社会、家长和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老师是一群好老师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向他们展示我们优秀的学校教师形象,因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他不单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流传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流传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可以仿效的楷模。
通过学习《教师礼仪》我认为: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着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穿着文明。教师的穿着整洁、典雅、合群,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长久影响。如果穿着披头散发,衣冠不整,披头散发,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好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模拟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拟的对象,所以在着重外在的穿着打扮之外,更要着重内在道德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其次教师要着重教学礼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使用文明语言,不单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能使学生产生美感、平和感,进而增师生之间的感情。
好的教师不单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平时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优秀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
的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眼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涵养,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总之,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点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
古往今来,礼仪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孔子曰:礼,敬也。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可,国无礼则不宁。礼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仪即表现。形于外,成于式。教师礼仪即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的规范的表现形式。
看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光盘之后,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
只是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
教师是人
《教师礼仪》读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