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本论
陈瑜教授提出消费资本论一说,引起经济界震动,被誉为经济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其意义直逼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物理学的影响。
陈教授把资本分成三种形态(广义的),其一是货币资本,其二是知识资本,其三是消费资本。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是大家熟知的,很容易理解。投资了100万盖个工厂,配备设备和原料,组织工人生产,最后卖掉产品,销售额是300万,毛利是200万。这样,那个最初投资的100万就是货币资本。知识资本的概念就是一项发明或者一个创新被用于投资,发明人或者创新人有权获得至少15%的股权,而这个股权将来能得到相应的股权收益,这个发明或者创新就具备了知识资本的含义。
不管是货币还是知识,成为资本的前提是,它必须能够带来利润。货币和知识成为资本,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认可的。但是消费成为资本,从而带来利润似乎很难让人接受。从生产者来说,我生产我卖出,我获得利润,我为什么要付出一部分利润给消费者呢?从消费者来说,我买进我消费,生产者似乎也没有义务要把他的利润分一部分给我。所以,生产者认为独占(相对而言)利润天经地义,消费者认为没有理由从生产者那里分享利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生产者的这种认知来源于一种假设:产品供给永远小于对产品的需求。这是一种假设,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事实,从人类诞生一直到现代,人类几乎全部处在产品短缺(相对而言)之中,供给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这在30年前的我国,表现得尤其明显。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配给的,根本不存在产品供给远远超过产品需求的问题。现在情况变了,产品过剩则成为一种事实。当产品供给远远超过需求的时候,每一个生产者就要思考以下问题,一是我怎么能让消费者买我的产品,二是我怎么能让消费者一直买我的产品?生产者同时还要清楚地意识到,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消费,没有消费,生产就变得毫无意义。生产者要在消费者消费的结果中赚取利润,而不是在生产的生产过程中赚取利润。
要让消费者消费你的产品(你的产品质量好,可能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差)也许不难,而一直消费你的产品(忠诚你的产品)就难了。为什么?因为和你一样的产品太多了,消费者为什么一定要忠诚你的产品呢?
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可以让消费者忠诚你的产品,那就是把你的利润分一部分给他~消费带来利润,这就是消费资本论的内在逻辑,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消费者忠诚度的终极手段。所以,当陈教授把他的消费资本论公诸于世的时候,无异于在经济学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对于生产者来说,长期困惑他们的消费者忠诚度不再是问题;对于消
消费资本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