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周教案教学目的指要: 1 、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体会人物的神态、动作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师通过情感激发、学法指导,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课文,体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本周课程的主要目标: 1 、能学会生字、词新,重点体会课文里表示“看”的词语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 2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能用自己的话说明图意。 3 、能通过大胆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感受球赛的精彩、孩子们放风筝时兴高采烈的心情。 4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 、模仿课文写法,进行片段描述。教学重点:“我”和哥哥是怎样放“大蜻蜓”的。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 联系上下文, 想象放风筝的场面和足球赛场上的场面。教学方法建议: 1 、创设情境法; 2 、自主探究式有效教法建议:创设情境法新型教法建议:实践、自主探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放风筝》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略读 1、 2 自然段。 1 、播放歌曲《三月三》(记得那年三月三,一夜难合眼,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 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和白云去做伴。) 2 、略读 1、 2 自然段,汇报自学情况,明确作者放风筝的心情和风筝的种类。二、图文结合,学习课文其他段落。 1、观察图画,表达图意。重点观察、表达主人公是怎样放大蜻蜓风筝的。 2、图文结合,联系实际,学习第三自然段,弄清作者是怎样根据图画、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 把哥哥放大“蜻蜓”的过程写清楚的。 3、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4、图文结合,学习 5、 6、 7 自然段。( 1) 激发学生质疑,自主解疑(重点疑点:为什么课文中描写的风筝那么形象、逼真?) (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表达的不同,从而帮助解疑: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 (好象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 3) 根据例句,找出描写不同风筝的句子,看喜欢哪句就有感情地朗读哪句。( 4)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三、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课文你是怎样理解“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先读一读课文中的描写部分,再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四、总结全文,明确学习要点 1、观察中要抓住要点,按照一定顺序,知道事情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如何围绕一句话写具体。课后练习设计: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仿写一段话。(教师提示: 今天的街道真热闹; 一位同学特别喜欢体育运动; 公园里的花可真美呀等。学生也可自己出题来写。) 3、阅读有关书籍, 看看如何制作风筝。自己做一个风筝, 然后和小伙伴或父母去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足球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喜欢看足球赛吗?赛马场上哪个球员什么样的表现令你赞叹、激动?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 、今天,我们来观赏一场精彩的小足球赛,相信同样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二、看图学文 1 、教师引导看图:这幅图你想怎样观察?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汇报、交流。 2 、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画出和图相关的自然段。 3 、默读第 1 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4
三年级语文 第一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