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魅力
庭芳小学 刘小丽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离不开谈话。谈话的技巧直接关系着思想工作的成败。以前,我总是喜欢对学生讲大道理,明确要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间一长,学生对我的讲话耳熟能详,到后来发展到我还没有讲话学生就显出已经知道或不耐烦的神色,工作效果自不必言了。我苦思冥想,想找一种解决困境的好方法,可总也不如愿。一次上网,我有幸观看了广东演讲协会首席演讲家邹越做的一场演讲《让世界充满爱》顿让我豁然开朗:他的讲座、演讲中含有大量的真实事例和寓言故事,它们于绘声绘色中传情,在出奇不意中达意,收到仅靠“提要求、讲目标”难以达到的奇效。于是我想:作为班主任,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或许,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我学着利用故事寓教于乐,结果发现效果真的甚佳。不过,要运用好故事,我们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个有心人。在课余读书、上网、看电视的过程当中,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以采用强记、剪贴、电脑存档等方式积累故事。譬如我在看《小故事,大道理》这一套书时,先记下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然后到网上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故事后,“复制、粘贴”,存放在专门的文件夹中。当这个文件夹积累的故事数量多起来之后,就进行筛选工作,留下精华。试想:假如我们的心中装满了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就能做到信手拈来吗? 其次我们还要遵循讲故事的原则,谨慎选择适合的、有针对
性的故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某些毛病和不足,这时可选有利于矫治的故事,通过故事形象来启发诱导,使学生自我对照,克服不足。如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够好,我选择了《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说得是一家外企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有很多应聘者去参加答辩考试,一个个考下来,虽然对答如流,但都没有被录取。轮到最后一个人了,他走进房门时,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个纸团,有卫生习惯的他很自然的捡起纸团放到纸篓里。这时,考官说:“请你看看捡起的纸团。”这位应聘者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情欢迎你到我们公司来任职。”后来这位应聘者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福音。让学生无限感慨之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良好的习惯,简直就是无限的财富。从而自觉督促自己养成好习惯。
又如班里的优秀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便给大家讲盲人点灯的故事: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让学生了解: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
除了用书报上的故事教育学生之外,更有教育力度的应是真人真事。例如:我发现孩子喜欢在走廊、课室追逐,用多少警告语,效果都是不明显的。于是我就讲了有部分学生认识的上届学生刘磊“受伤事件
”诱发学生的认同感,并大力渲染他受伤后的惨状,引起学生对课间追逐行为的警惕。因此,用事实来支持故事,要注意讲故事的角度,尽量使听众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清楚地传达观点。
另外,由于孩子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波动大,选择的故事要短而有力,时间的分
故事的魅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