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的体会
教书育人的体会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张璐张劲
教师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所谓人才,就是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创新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自己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工作这些年,每当看着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走向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每当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在工作中取得进步和成就时,内心深处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骄傲自豪。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认真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著后,我深切体会到做一名合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提高自己。一、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才有动力,才有工作激情,这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自己这些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学生进校时大都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好冲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这个时期老师应该像父母那样主动的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老师应主动地给予帮助,给予关爱,小小的一份爱心能起到很好的感化作用,当学生生病时,老师应组织同学之间相互照看,通过关心呵护,嘘寒问暖,使学生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学习专业课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爱学生还体现在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对学生应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联接师生的桥梁,要达到知与情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形成师生感情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富有激情,并讲究教学艺术,教师情感最根本的是对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当教师具有了这种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融合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之中,就必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激励。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还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性格特征,学习状态,家庭环境,这样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因势利导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的基本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工作对象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性正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被学生认可和接纳,在教学中才能与学生产生互动。一个好教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比如我本人,我时常怀念曾经教育、帮助过我、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老师。他们的形象、仪表以及生动的演讲至今还记忆犹新,是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我才选择了教师这个平凡伟大的职业,至今我还记得那一年夏天,
教语文课的李老师,翻山越岭,步行二十多里山路到我家做家访,老师和蔼可亲地与父母交谈,家访结束,老师只喝了一碗白开水就匆匆赶路了,当时我内心深处除了高兴和激动外,还有深深感激,使我终身难忘,现在我也象我的老师那样对待我的学生们。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要建立和谐亲密,教
教书育人的体会[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